摘要 | 第5-6页 |
要旨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1.1 菅茶山“东游诗”及先行选注本 | 第10-12页 |
1.2 “东游诗”的先行研究及本文的研究问题点 | 第12-13页 |
第二章 “东游诗”的诗语分析及意象表现 | 第13-33页 |
2.1 《兵库道中》中诗语的中国文化影响及风土意象 | 第13-17页 |
2.1.1 “晓雾”·“残星”、“帆樯”·“岛树”的中国文化影响 | 第14-15页 |
2.1.2 “含雨意”·“带春熙”的中国文化影响及改造创新 | 第15-16页 |
2.1.3 “松王寺”·“楠子碑”的日本风土意象 | 第16-17页 |
2.2 《磨针岭》中诗语的中国文化影响及风土意象 | 第17-21页 |
2.2.1 “岳雪”·“马首”·“夕阳时”的中国诗语文化影响 | 第18-19页 |
2.2.2 “湖霞”的中国诗语文化影响及改造创新 | 第19-20页 |
2.2.3 “望湖堂”·“京畿路”的日本风意象 | 第20-21页 |
2.3 《常游杂诗十九首》中诗语的中国文化影响及风土意象 | 第21-31页 |
2.3.1 “绿纵横”·“东武成都”的中国诗语文化影响及创新 | 第21-23页 |
2.3.2 “乡关梦”的中国诗语文化影响和“东游”·“总阳十六洲”的风土意象 | 第23-24页 |
2.3.3 “迷向背”·“杙清湾”·“双尖”的中国诗语文化影响及日本风土意象 | 第24-26页 |
2.3.4 “笙声”·“弦歌·“雨空濛”·“仙波湖”的中国诗语文化影响和日本风土意象 | 第26-28页 |
2.3.5 “延秋龙种”的中国文化影响及诗语创新 | 第28-30页 |
2.3.6 “村妓”·“竹枝”的中国诗语文化影响及日本风土意象 | 第30-31页 |
2.4 《箱根》中诗语的中国文化影响及风土意象 | 第31-33页 |
2.4.1 “山氛”·“和雨”·“晓冥冥”的中国文化影响 | 第31-32页 |
2.4.2 “步且停”·“簇如星”的诗语创新 | 第32-33页 |
第三章 结论 | 第33-34页 |
注释 | 第34-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39页 |
附录 | 第39-135页 |
致谢 | 第1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