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山东省县域经济格局时空演变及驱动力分析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 绪论第8-15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8-9页
        1.1.1 研究背景第8页
        1.1.2 研究意义第8-9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9-12页
        1.2.1 国外区域经济差异研究第9-10页
        1.2.2 国内区域经济差异研究第10-11页
        1.2.3 国内县域经济差异研究第11-12页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2-15页
        1.3.1 研究内容第12-13页
        1.3.2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3.3 数据来源第14-15页
2 理论基础第15-18页
    2.1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理论第15页
        2.1.1 不平衡增长理论第15页
        2.1.2 循环累积因果论第15页
    2.2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第15-16页
        2.2.1 增长极理论第15-16页
        2.2.2 核心-边缘理论第16页
        2.2.3 梯度推移理论第16页
    2.3 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第16-18页
        2.3.1 倒“U”型理论第16-17页
        2.3.2 周期波动论第17-18页
3 概念界定与方法论研究第18-23页
    3.1 县域经济第18-20页
        3.1.1 县域经济的内涵第18-19页
        3.1.2 县域经济的特征第19页
        3.1.3 山东省县域的确定第19-20页
    3.2 方法论研究第20-23页
        3.2.1 测度指标第20-21页
        3.2.2 测算方法第21-23页
4 山东省县域经济格局的现状分析第23-30页
    4.1 研究方法的选择第23页
    4.2 指标体系的构建第23-24页
    4.3 山东省县域经济实力的综合测算第24-28页
    4.4 山东省县域经济格局的现状评价第28-30页
        4.4.1 山东省县域经济水平空间差异显著第28页
        4.4.2 山东省县域经济格局突显两个“增长极”第28页
        4.4.3 山东省县域经济水平自东向西递减第28-29页
        4.4.4 山东省东部内部差异大于中西部第29-30页
5 山东省县域经济格局的时空演变第30-45页
    5.1 分析指标和研究序列的选择第30页
    5.2 测度方法的选取第30-32页
    5.3 山东省县域经济格局的时间演变第32-36页
        5.3.1 绝对差异明显上升,相对差异波动上升第33页
        5.3.2 基尼系数波动上升,收入差距较大第33-34页
        5.3.3 泰尔指数先减少后上升,区域经济差异演变显著第34-35页
        5.3.4 库兹涅茨比率波动发展,区域经济存在明显不平衡性第35-36页
    5.4 山东省县域经济格局的空间演变第36-45页
        5.4.1 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东高西低趋势加强第36-37页
        5.4.2 东部内部经济差异增长较中西部显著第37-38页
        5.4.3 县域经济“一体两翼”格局突显第38-39页
        5.4.4 东中部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增长快于欠发达地区第39-41页
        5.4.5 县域经济格局空间集聚加剧,近邻效应明显第41-45页
6 山东省县域经济格局演变的驱动力分析第45-51页
    6.1 驱动力因子的定性分析第45-49页
        6.1.1 地理区位第45页
        6.1.2 经济基础第45-46页
        6.1.3 人口增长第46页
        6.1.4 产业结构第46-47页
        6.1.5 区域发展政策第47页
        6.1.6 市场发育程度第47-48页
        6.1.7 中心城市规模第48页
        6.1.8 经济外向动力第48-49页
    6.2 驱动力因子的定量分析第49-51页
7 结论与建议第51-54页
    7.1 结论第51页
    7.2 县域经济协调发展建议第51-54页
        7.2.1 提高政府宏观调控第51-52页
        7.2.2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第52页
        7.2.3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第52页
        7.2.4 加强经济对外合作第52页
        7.2.5 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功能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课题第57-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青海省香日德巴隆扶贫开发项目效果评价研究
下一篇:基于生态效率的日照市可持续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