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老城区景观保护的完整性探究--以咸阳明清老城区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9页
    1.1 论文研究背景陈述第14-15页
    1.2 相关现存问题的提出第15-19页
        1.2.1 国外发展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第15-16页
        1.2.2 国内发展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第16-19页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第19-25页
        1.3.1 国际社会关于完整性的研究历史及发展动态第19-21页
        1.3.2 西方对老城区景观保护完整性的认识第21-22页
        1.3.3 亚州国家对老城区景观保护完整性理念的推进第22-23页
        1.3.4 我国关于老城区景观保护完整性的研究历程及理念发展动态第23-25页
    1.4 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5-27页
        1.4.1 研究目的第25-26页
        1.4.2 理论意义第26-27页
    1.5 论文内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第27-29页
        1.5.1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框架第27-28页
        1.5.2 研究方法第28页
        1.5.3 论文的局限性第28-29页
第二章 案例分析第29-48页
    2.1 丽江古城第29-40页
        2.1.1 历史沿革第29-30页
        2.1.2 丽江古城现况第30-32页
        2.1.3 数据分析第32-37页
        2.1.4 丽江古城保护的整体性方法第37-39页
        2.1.5 结论第39-40页
    2.2 平遥古城第40-48页
        2.2.1 历史沿革第40-41页
        2.2.2 平遥保护现状第41-42页
        2.2.3 数据分析第42-46页
        2.2.4 平遥古城的保护实践第46-47页
        2.2.5 结论第47-48页
第三章 研究老城区景观保护完整性的理论基础第48-60页
    3.1 论文中基本概念的界定第48-55页
        3.1.1 历史建筑第49-50页
        3.1.2 历史街区第50-51页
        3.1.3 老城区第51-53页
        3.1.4 城市遗产第53页
        3.1.5 完整性第53-55页
    3.2 老城区景观保护的要素构成第55-57页
        3.2.1 历史建筑第56页
        3.2.2 街道格局第56-57页
        3.2.3 无形文化遗产第57页
    3.3 老城区景观保护的价值构成第57-58页
        3.3.1 老城区景观的认知价值第57-58页
        3.3.2 老城区景观的经济价值第58页
        3.3.3 老城区景观的艺术价值第58页
    3.4 老城区景观保护的各项原则第58-59页
    3.5 老城区景观保护的价值意义第59-60页
        3.5.1 坚持完整性是老城区永续发展的需要第59页
        3.5.2 坚持完整性有利于新城市风格的衍生第59-60页
第四章 从完整性出发解析我国老城区景观保护的完整性对策第60-78页
    4.1 我国老城区景观保护主要面临的人为困境第60-62页
        4.1.1 城乡建设发展带来的“建设性破坏”第60-61页
        4.1.2 急功近利的旅游开发对老城区造成的冲击与威胁第61页
        4.1.3 老城区居民亟待改进的客观生活条件与老城区完整性保存之间的矛盾第61-62页
    4.2 我国老城区的现状特点第62-63页
        4.2.1 老城空间格局混乱第62页
        4.2.2 老城内片区功能零碎第62页
        4.2.3 交通问题频发第62页
        4.2.4 老城内景观风貌问题第62-63页
        4.2.5 文化文脉的断层第63页
    4.3 老城区景观的保护与利用第63-65页
        4.3.1 维系老城空间格局第63-64页
        4.3.2 控制老城区的建筑高度第64-65页
        4.3.3 老城区布局的适度调整第65页
        4.3.4 老城区周边环境的控制第65页
    4.4 我国老城区景观保护的完整性对策第65-70页
        4.4.1 保持传统的城区形制及肌理第66页
        4.4.2 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是保护的基础第66-67页
        4.4.3 保持老城区历史建筑利用方式多样性第67-68页
        4.4.4 无形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第68页
        4.4.5 老城区景观保护与自然景观环境保护相结合第68页
        4.4.6 新旧城分离发展第68-70页
    4.5 我国老城区景观保护完整性的政策方法第70-78页
        4.5.1 立法制定保护规划及发展策略第72-73页
        4.5.2 明晰地权及财产权第73-74页
        4.5.3 建立激励机制及税制政策第74-75页
        4.5.4 公众参与机制的完善第75-78页
第五章 咸阳明清老城区规划案例分析与实践反思第78-101页
    5.1 咸阳的地域历史沿革第78-84页
        5.1.1 历代古城变迁第78-79页
        5.1.2 历史文化遗产特色第79-82页
        5.1.3 现状问题第82-84页
    5.2 咸阳明清老城区标志性空间及现状第84-89页
        5.2.1 咸阳明清老城区景观标志性空间第84-88页
        5.2.2 存在问题第88-89页
    5.3 咸阳明清老城区传统文化习俗的研究第89-91页
    5.4 咸阳明清老城区景观保护的主要实施方略第91-100页
        5.4.1 城市总体风貌控制第91-92页
        5.4.2 传统格局的保护第92页
        5.4.3 “斗杓”形城市轮廓的保护第92-94页
        5.4.4 传统路网的控制第94页
        5.4.5 建筑风貌、高度、间距、立面、色彩的控制第94-97页
        5.4.6 对原住民的人数控制及传统工艺的保护第97-98页
        5.4.7 老城保护与复兴第98页
        5.4.8 保护策略与措施第98-100页
    5.5 小结第100-101页
第六章 结论第101-105页
    6.1 论文主要结论第101-103页
    6.2 进一步实践、工作的方向第103-105页
参考文献第105-111页
    外文译著第105-106页
    中文书目第106-107页
    学位论文第107-108页
    期刊论文第108-111页
附录第111-11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18-119页
致谢第119页

论文共11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强化絮凝去除藻胞内物与控制消毒副产物的形态作用机制
下一篇:某市长距离低扬程大管径多起伏有压输水工程水锤分析及防护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