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缩略语说明 | 第10-11页 |
前言 | 第11-13页 |
研究现状、成果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12-13页 |
一、安氏Ⅰ类下颌第三磨牙倾斜角度及后间隙变化的研究 | 第13-24页 |
1.1 对象和方法 | 第13-15页 |
1.1.1 研究对象 | 第13页 |
1.1.2 研究对象分组 | 第13页 |
1.1.3 测量方法 | 第13-14页 |
1.1.4 测量项目 | 第14-15页 |
1.1.5 统计学分析 | 第15页 |
1.2 结果 | 第15-20页 |
1.2.1 男女两侧第三磨牙M2-M3值及RI值测量项目配对t检验结果 | 第15-16页 |
1.2.2 男女下颌第三磨牙M3-M2值及RI值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 第16-18页 |
1.2.3 男女各年龄组第三磨牙M3-M2值及RI值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 第18页 |
1.2.4 男女各年龄组间下颌第三磨牙M3-M2值及RI值SNK-q检验结果 | 第18-20页 |
1.3 讨论 | 第20-23页 |
1.3.1 第三磨牙倾斜角度随年龄的改变 | 第21-22页 |
1.3.2 磨牙后间隙随年龄的改变 | 第22-23页 |
1.4 小结 | 第23-24页 |
二、安氏Ⅰ类不同垂直骨面型第三磨牙倾斜角度及磨牙后间隙的比较 | 第24-32页 |
2.1 对象和方法 | 第24-25页 |
2.1.1 研究对象 | 第24页 |
2.1.2 研究对象分组 | 第24-25页 |
2.1.3 测量方法 | 第25页 |
2.1.4 统计学分析 | 第25页 |
2.2 结果 | 第25-29页 |
2.2.1 不同垂直骨面型组间第三磨牙M3-M2值及RI值测量结果 | 第25-26页 |
2.2.2 同年龄组不同垂直骨面型M3-M2值及RI值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 第26-27页 |
2.2.3 不同垂直骨面型间M3-M2值及RI值SNK-q检验结果 | 第27-29页 |
2.3 讨论 | 第29-31页 |
2.4 小结 | 第31-32页 |
结论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6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36-37页 |
综述 | 第37-55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49-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