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贵重金属论文--金论文

辽东地区金矿矿产资源评价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9页
目录第10-14页
第1章 绪论第14-25页
    1.1 矿产资源评价发展现状第14-17页
        1.1.1 国外发展简史第14-15页
        1.1.2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7页
    1.2 工作区简介第17-18页
    1.3 以往地质工作程度第18-21页
        1.3.1 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第18-19页
        1.3.2 区域物探、化探、遥感工作第19页
        1.3.3 矿产地质工作第19-21页
    1.4 论文的选题依据及主要成果第21-25页
        1.4.1 技术路线第22页
        1.4.2 工作量和主要研究成果第22-25页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第25-40页
    2.1 大地构造环境第25-26页
    2.2 大地构造演化特征第26-27页
    2.3 区域地层第27-32页
        2.3.1 太古代第27页
        2.3.2 古元古代第27-32页
        2.3.3 中元古代第32页
        2.3.4 新元古代第32页
    2.4 区域构造第32-36页
        2.4.1 褶皱构造第33-34页
        2.4.2 断裂构造第34-36页
    2.5 区域岩浆岩第36-40页
        2.5.1 太古宙岩浆活动期第36页
        2.5.2 元古宙岩浆活动期第36-37页
        2.5.3 中生代岩浆活化时期第37-40页
第3章 辽东地区区域地球物理特征第40-46页
    3.1 工作区航磁场分布特征第40-42页
        3.1.1 南部正磁场区(Ⅰ)第40-41页
        3.1.2 中部正负变化磁场区(Ⅱ)第41-42页
        3.1.3 北部正磁场区(Ⅲ)第42页
    3.2 工作区区域重力场分布特征第42-44页
        3.2.1 南部哨子河—五龙—蛤蟆塘高值重力异常区(Ⅰ)第43页
        3.2.2 中部析木城—鸡冠山—宽甸重力低缓异常区(Ⅱ)第43-44页
        3.2.3 北部甜水—草河口—赛马高值重力异常区(Ⅲ)第44页
    3.3 重力、航磁构造解释第44-46页
第4章 辽东地区区域地球化学特征第46-71页
    4.1 元素地球化学参数特征第46-48页
    4.2 AU 及其指示元素含量空间分布特征第48-66页
        4.2.1 图件编制第48-49页
        4.2.2 Au 元素含量空间分布特征第49-51页
        4.2.3 Au 元素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第51-63页
        4.2.4 典型 Au 异常第63-66页
    4.3 影响 AU 地球化学异常形成及分布的有关因素第66-67页
    4.4 辽东地区 AU 地球化学异常综合评价第67-71页
        4.4.1 矿致异常优选第67-69页
        4.4.2 矿致异常分类第69页
        4.4.3 评价第69-71页
第5章 辽东地区金矿典型矿床研究第71-92页
    5.1 猫岭金矿第71-77页
        5.1.1 区域地质背景第71-72页
        5.1.2 矿区地质第72-73页
        5.1.3 矿床地质第73-75页
        5.1.4 成矿阶段第75-76页
        5.1.5 成矿物化条件第76页
        5.1.6 控矿条件第76页
        5.1.7 找矿标志第76-77页
        5.1.8 矿床类型第77页
        5.1.9 成矿时代第77页
    5.2 小佟家堡子金矿第77-83页
        5.2.1 区域地质背景第77页
        5.2.2 矿区地质第77-79页
        5.2.3 矿床地质第79-80页
        5.2.4 成矿阶段第80-81页
        5.2.5 成矿物化条件第81-82页
        5.2.6 控矿条件第82页
        5.2.7 找矿标志第82-83页
        5.2.8 矿床类型第83页
        5.2.9 成矿时代第83页
    5.3 五龙金矿第83-88页
        5.3.1 区域地质背景第83-84页
        5.3.2 矿区地质第84-85页
        5.3.3 矿床地质第85-86页
        5.3.4 成矿阶段第86页
        5.3.5 成矿物化条件第86页
        5.3.6 控矿条件第86-87页
        5.3.7 找矿标志第87页
        5.3.8 矿床类型第87-88页
        5.3.9 成矿时代第88页
    5.4 白云龙金矿第88-92页
        5.4.1 区域地质背景第88页
        5.4.2 矿区地质第88-89页
        5.4.3 矿床地质第89-90页
        5.4.4 成矿阶段第90页
        5.4.5 成矿物化条件第90页
        5.4.6 控矿条件第90-91页
        5.4.7 找矿标志第91页
        5.4.8 矿床类型第91页
        5.4.9 成矿时代第91-92页
第6章 辽东地区金矿成矿规律研究第92-101页
    6.1 控矿条件分析第92-96页
        6.1.1 地层与岩性控矿第92-93页
        6.1.2 构造控矿第93-94页
        6.1.3 岩浆作用控矿第94-95页
        6.1.4 变质作用控矿第95-96页
    6.2 成矿规律研究第96-101页
        6.2.1 辽东地区金矿空间分布规律第96-97页
        6.2.2 辽东地区金矿成矿时代及成因第97-98页
        6.2.3 辽东地区金矿区域成矿模式第98-101页
第7章 辽东地区金矿资源综合信息找矿模型第101-104页
    7.1 控矿条件分析第101-103页
        7.1.1 地质环境第101页
        7.1.2 地层第101-102页
        7.1.3 构造第102页
        7.1.4 岩体第102页
        7.1.5 Au 地球化学异常第102页
        7.1.6 地球化学异常组合第102-103页
    7.2 区域金矿综合信息找矿模型第103-104页
第8章 辽东地区金矿矿产资源定位预测第104-125页
    8.1 统计单元划分第104-105页
        8.1.1 统计单元划分方法第104页
        8.1.2 统计单元划分第104-105页
    8.2 地质统计单元变量确定第105-119页
        8.2.1 统计单元变量提取第106页
        8.2.2 统计单元变量赋值第106-119页
    8.3 定位预测第119-125页
        8.3.1 建立数学模型第119-123页
        8.3.2 定位预测第123页
        8.3.3 预测成果第123-125页
第9章 辽东地区金矿矿产资源定量预测第125-144页
    9.1 逻辑信息定量预测第125-131页
        9.1.1 建立逻辑信息法预测模型第125-128页
        9.1.2 模型验证第128-129页
        9.1.3 定量预测第129-131页
    9.2 含矿地质体体积参数估算法定量预测第131-144页
        9.2.1 含矿地质体体积参数估算法定量估算公式第132-133页
        9.2.2 含矿地质体体积参数估算法定量估算模型第133-138页
        9.2.3 预测区的预测资源总量估算第138-144页
第10章 辽东地区金矿成矿远景区评价第144-151页
    10.1 辽东地区金矿成矿远景区划分方法第144-147页
        10.1.1 预测单元选取第144页
        10.1.2 预测单元级别划分第144-147页
        10.1.3 辽东地区金矿成矿远景区划分第147页
    10.2 辽东地区金矿成矿远景区评价第147-149页
    10.3 结论第149-151页
参考文献第151-157页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成果第157-158页
致谢第158页

论文共1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l2O3基微纳复合陶瓷刀具材料及其切削性能研究
下一篇:基于纯相位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激光束敏捷控制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