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结构形态的铁路客站造型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1-12页 |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 ·研究现状及目标 | 第13-14页 |
| ·研究现状 | 第13页 |
| ·研究目标 | 第13-14页 |
| ·研究的方法及框架 | 第14-16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研究框架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基于结构形态铁路客站造型研究的相关理论 | 第16-34页 |
| ·大型公共建筑结构理论 | 第16-26页 |
| ·建筑力学 | 第16页 |
| ·建筑材料学 | 第16-20页 |
| ·大型公共建筑的结构类型 | 第20-26页 |
| ·结构形态与结构形态学 | 第26-27页 |
| ·结构形态与结构形态学 | 第26-27页 |
| ·结构形态的产生及设计特点 | 第27页 |
| ·大型公共建筑的造型理论、表皮理论 | 第27-30页 |
| ·大型公共建筑造型理论 | 第27-29页 |
| ·大型公共建筑表皮理论 | 第29-30页 |
| ·大型公共建筑造型与结构形态的关系研究 | 第30-33页 |
| ·大型公共建筑造型与结构形态的融合 | 第31-32页 |
| ·大型公共建筑造型与结构形态的对比 | 第32页 |
| ·大型公共建筑造型与结构形态的统一 | 第32-33页 |
| ·小结 | 第33-34页 |
| 第三章 铁路客站功能、结构形态及造型的发展历程 | 第34-40页 |
| ·国外铁路客站功能、结构形态及造型的发展历程 | 第34-36页 |
| ·国内铁路客站功能、结构形态及造型的发展历程 | 第36-39页 |
| ·小结 | 第39-40页 |
| 第四章 铁路客站造型及结构形态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40-63页 |
| ·铁路客站功能对建筑造型及结构形态的制约 | 第40-41页 |
| ·材料性能对铁路客站造型及结构形态的影响 | 第41-46页 |
| ·钢材 | 第41-43页 |
| ·混凝土 | 第43-45页 |
| ·木材 | 第45-46页 |
| ·其它及新兴建筑材料 | 第46页 |
| ·结构创作手法对铁路客站造型及结构形态的作用 | 第46-57页 |
| ·以力学为依据 | 第47-49页 |
| ·从自然物出发 | 第49-52页 |
| ·经典审美定律控制下的创新变化 | 第52-56页 |
| ·数字化设计 | 第56-57页 |
| ·地域文脉与铁路客站造型及结构形态 | 第57-62页 |
| ·小结 | 第62-63页 |
| 第五章 铁路客站造型的结构形态表现 | 第63-86页 |
| ·铁路客站整体形象的结构形态表现 | 第63-69页 |
| ·对几何形的表达 | 第63-65页 |
| ·对自然物的模拟 | 第65-67页 |
| ·对传统的继承 | 第67-69页 |
| ·铁路客站外观的结构形态表现 | 第69-73页 |
| ·结构对铁路客站外观的控制 | 第70-72页 |
| ·结构与铁路客站维护界面的整合 | 第72页 |
| ·结构的透射 | 第72-73页 |
| ·铁路客站内部空间的结构形态表现 | 第73-78页 |
| ·结构构件与铁路客站内部空间 | 第73-75页 |
| ·结构的组织与铁路客站内部空间 | 第75-78页 |
| ·铁路客站细部设计的结构形态表现 | 第78-85页 |
| ·构件形态的表达 | 第79-83页 |
| ·构件结合关系的表达 | 第83-85页 |
| ·小结 | 第85-86页 |
| 第六章 案例分析及实践研究 | 第86-96页 |
| ·国外案例 | 第86-87页 |
| ·国内案例 | 第87-88页 |
| ·设计实践 | 第88-96页 |
| 第七章 由结构形态引发铁路客站造型设计的思考 | 第96-100页 |
| ·问题与反思 | 第96-98页 |
| ·细部设计的缺失 | 第96-97页 |
| ·地域特色的匮乏 | 第97页 |
| ·环保理念的错位 | 第97-98页 |
| ·站房规模对城市用地的影响 | 第98页 |
| ·展望 | 第98-99页 |
| · | 第99-100页 |
| ·新型结构形式层出不穷 | 第99页 |
| ·结构形态趋于合理化 | 第99-100页 |
| 结论 | 第100-101页 |
| 致谢 | 第101-10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2-10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