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银行联保贷款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10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与目的 | 第10-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1页 |
1.1.3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1-14页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4-16页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7-18页 |
2 联保贷款风险管理理论研究 | 第18-26页 |
2.1 联保贷款 | 第18-19页 |
2.1.1 联保贷款的含义 | 第18页 |
2.1.2 联保贷款模式 | 第18-19页 |
2.2 联保贷款风险成因理论 | 第19-21页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9-20页 |
2.2.2 社会约束机制理论 | 第20-21页 |
2.3 联保贷款防控风险制动机制 | 第21-22页 |
2.3.1 客户自动筛选机制 | 第21-22页 |
2.3.2 共同还款机制 | 第22页 |
2.3.3 连带责任机制 | 第22页 |
2.4 联保贷款风险因素 | 第22-26页 |
2.4.1 外部环境风险 | 第22-23页 |
2.4.2 借款者信用风险 | 第23-24页 |
2.4.3 银行操作风险 | 第24-26页 |
3 NY银行联保贷款风险管理现状 | 第26-38页 |
3.1 NY银行联保贷款发展现状 | 第26-32页 |
3.1.1 业务发展情况 | 第26-29页 |
3.1.2 联保贷款业务流程 | 第29-32页 |
3.2 NY银行联保贷款风险管理流程及问题分析 | 第32-38页 |
3.2.1 贷前调查 | 第32-33页 |
3.2.2 贷中审查 | 第33-36页 |
3.2.3 贷后管理 | 第36页 |
3.2.4 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36-38页 |
4 NY银行联保贷款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 第38-55页 |
4.1 案例背景简介 | 第38-40页 |
4.1.1 联保体整体情况 | 第38-39页 |
4.1.2 联保动机 | 第39-40页 |
4.2 联保贷款评估过程—基于5C信用评价分析法 | 第40-51页 |
4.2.1 商户基本情况初判 | 第40-49页 |
4.2.2 审贷分析决策 | 第49-50页 |
4.2.3 授信方案 | 第50-51页 |
4.3 案例剖析 | 第51-55页 |
4.3.1 联保模式存在问题 | 第51-52页 |
4.3.2 信用评价方法存在缺陷 | 第52页 |
4.3.3 银行经营管理制度不完善 | 第52-54页 |
4.3.4 法律保障不足 | 第54-55页 |
5 NY银行联保贷款风险管理改进措施 | 第55-69页 |
5.1 优化联保贷款业务模式 | 第55-58页 |
5.1.1 合理确定连带责任大小 | 第55页 |
5.1.2 建立互助担保基金 | 第55-58页 |
5.2 加强银行操作风险防控力度 | 第58-66页 |
5.2.1 改进信用评价体系 | 第58-63页 |
5.2.2 完善银行制度体系 | 第63-66页 |
5.3 加强保障措施建设 | 第66-69页 |
5.3.1 建立动态联保企业档案 | 第66-67页 |
5.3.2 健全银行贷款政策 | 第67页 |
5.3.3 加大外部保障力度 | 第67-69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9-70页 |
6.1 结论 | 第69页 |
6.2 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附录 | 第74-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