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财政制度与管理体制论文

财政分权、政府竞争与非经济性公共品供给

中文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引言第8-13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8-9页
    1.2 研究方法第9页
    1.3 本文所涉及的主要概念第9-11页
        1.3.1 财政分权第9-10页
        1.3.2 政府竞争第10页
        1.3.3 非经济性公共品第10-11页
    1.4 文章结构第11页
    1.5 可能的贡献和不足第11-13页
第2章 财政分权、政府竞争与公共品供给:文献综述第13-20页
    2.1 财政分权的理论发展第13-14页
        2.1.1 第一代财政分权理论第13-14页
        2.1.2 第二代财政分权理论第14页
    2.2 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行为:为增长而竞争第14-17页
    2.3 财政分权与公共品供给:中国式分权带来财政支出结构偏向第17-20页
第3章 我国财政分权与非经济性公共品供给:制度变迁与作用机制第20-36页
    3.1 我国财政分权发展历程和财政分权度第20-29页
        3.1.1 我国财政分权发展历程第20-26页
        3.1.2 我国财政分权程度探讨第26-29页
    3.2 我国非经济性公共品供给概况第29-34页
        3.2.1 教育第29-32页
        3.2.2 城市公共设施第32-34页
    3.3 我国财政分权对非经济性公共品供给影响机制第34-36页
        3.3.1 分权下公共部门提供公共品的激励问题第34页
        3.3.2 财政责任过于地方化第34页
        3.3.3 公共品供给的地区间差距第34-36页
第4章 财政分权、政府竞争与非经济性公共品供给:省级面板的经验分析第36-49页
    4.1 指标选择、计量模型与数据说明第36-39页
    4.2 指标描述和实证结果第39-44页
    4.3 稳健性检验第44-47页
        4.3.1 财政自主度替换为支出分权指标第45页
        4.3.2 考虑预算外支出第45-46页
        4.3.3 财政分权变量的内生性问题第46页
        4.3.4 考虑滞后效应第46-47页
    4.4 不足之处第47-49页
第5章 结论与政策讨论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5页
后记第55-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区标志性事件的治理网络研究--以浏阳花炮节为例
下一篇:从购买服务到合作治理--对上海市YJ街道政社合作实践的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