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8-10页 |
目录 | 第10-12页 |
1 绪论 | 第12-21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1.2 涡激振动潮流能获能原理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3 涡激振动的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4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2 研究路线 | 第18-19页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9-21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5.2 研究创新 | 第20-21页 |
2. 涡激振动理论分析 | 第21-45页 |
2.1 涡激振动的机理和基本参数 | 第21-31页 |
2.1.1 涡激振动的机理 | 第21-23页 |
2.1.2 涡激振动的基本参数 | 第23-31页 |
2.1.2.1 雷诺数 | 第23-25页 |
2.1.2.2 斯特罗哈数 | 第25页 |
2.1.2.3 振幅比 | 第25-27页 |
2.1.2.4 约化速度 | 第27-28页 |
2.1.2.5 质量阻尼比组合参数 | 第28-30页 |
2.1.2.6 频率比 | 第30-31页 |
2.2 半经验模型—流体力分解模型 | 第31-33页 |
2.3 涡激振动方程的建立 | 第33-34页 |
2.4 涡激振动方程的求解 | 第34-35页 |
2.5 涡激振动预测模型 | 第35-39页 |
2.5.1 涡激振动预测模型的建立 | 第35-37页 |
2.5.2 涡激振动预测模型的验证 | 第37-39页 |
2.6 涡激振动数学耦合模型的建立 | 第39-42页 |
2.6.1 振子的选择 | 第40页 |
2.6.2 弹簧的选择 | 第40-42页 |
2.7 涡激振动预测模型验证耦合模型算法 | 第42-44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3 涡激振动数值模拟 | 第45-50页 |
3.1 建立数值模拟模型及网格划分 | 第46-47页 |
3.2 网格可靠性验证 | 第47-48页 |
3.3 圆柱响应和频率锁定现象 | 第48-4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4. 涡激振动实验研究 | 第50-78页 |
4.1 实验目的 | 第50页 |
4.2 实验设备 | 第50-54页 |
4.2.1 零件及设备的固定 | 第52页 |
4.2.2 弹簧的连接 | 第52-53页 |
4.2.3 自由度的限定 | 第53页 |
4.2.4 涡激振动实验设施的固定 | 第53-54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54-56页 |
4.3.1 振子质量测量 | 第54页 |
4.3.2 位移的测量 | 第54页 |
4.3.3 频率的测量 | 第54-55页 |
4.3.4 实验步骤 | 第55-56页 |
4.4 实验数据 | 第56-63页 |
4.4.1 静水实验 | 第56页 |
4.4.2 流水实验 | 第56-63页 |
4.4.2.1 弹簧刚度 K=250N/m 时实验数据 | 第56-57页 |
4.4.2.2 弹簧刚度 K=275 N/m 时实验数据 | 第57-58页 |
4.4.2.3 弹簧刚度 K=300 N/m 时实验数据 | 第58-60页 |
4.4.2.4 弹簧刚度 K=350 N/m 时实验数据 | 第60页 |
4.4.2.5 弹簧刚度 K=400 N/m 时实验数据 | 第60-62页 |
4.4.2.6 弹簧刚度 K=450 N/m 时实验数据 | 第62-63页 |
4.4.2.7 弹簧刚度 K 为 500、550 和 600 N/m 时实验数据处理 | 第63页 |
4.5 实验数据处理及分析 | 第63-77页 |
4.5.1 雷诺数区间与折算速度 | 第63-65页 |
4.5.2 涡激振动实验结论 | 第65-77页 |
4.5.2.1 涡激振动振幅及频率比 | 第65-71页 |
4.5.2.2 涡激振动的振动频率 | 第71-73页 |
4.5.2.3 不同弹簧组合方式对涡激振动的影响 | 第73-74页 |
4.5.2.4 弹簧刚度对于涡激振动的影响 | 第74-76页 |
4.5.2.5 涡激振动耦合数学模型的验证 | 第76-7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78-80页 |
5.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78-79页 |
5.2 本文不足与展望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个人简历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