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19页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7页 |
二、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有关唐宋节日的研究概况 | 第7-18页 |
(一) 有关唐宋节日的全面探讨 | 第8-10页 |
(二) 对唐宋某一节日及其习俗的探讨 | 第10-15页 |
(三) 有关争论及评价 | 第15-18页 |
三、本文结构及拟解决的问题 | 第18-19页 |
第一章 唐宋官方节日比较——以诞节为中心 | 第19-47页 |
一、以诞节为代表的官方节日的出现及其原因 | 第19-21页 |
二、唐宋诞节设置情况及祝寿礼仪 | 第21-27页 |
(一) 唐代诞节数量 | 第21-23页 |
(二) 宋代诞节数量 | 第23-24页 |
(三) 唐代诞节祝寿礼仪 | 第24-25页 |
(四) 宋代诞节祝寿礼仪 | 第25-27页 |
三、唐宋诞节经费来源 | 第27-31页 |
(一) 唐代诞节经费来源 | 第27-29页 |
(二) 宋代诞节经费来源 | 第29-31页 |
四、诞节活动比较 | 第31-38页 |
(一) 生辰使的出现 | 第31-34页 |
(二) 寺院“赐额” | 第34-35页 |
(三) 诞节荫补 | 第35-38页 |
五、诞节对唐宋生日礼俗的影响 | 第38-44页 |
(一) 诞节对唐宋贵族官僚生日祝贺之风的影响 | 第38-43页 |
(二) 诞节对唐宋平民百姓生日祝寿之风的影响 | 第43-44页 |
六、诞节的评价 | 第44-47页 |
第二章 唐宋民间传统节日比较(一)——以端午节为中心 | 第47-55页 |
一、对端午节的称呼上 | 第47-48页 |
二、宋代端午节出现了很多新习俗 | 第48-50页 |
三、宋代端午节的生命关照意识更强 | 第50-51页 |
四、节俗物品、饰品更加丰富多样 | 第51-54页 |
(一) 粽子 | 第51页 |
(二) 端午果子、枣糕 | 第51-52页 |
(三) 鼓扇 | 第52页 |
(四) 独特的钗符、艾虎、艾花簪饰 | 第52-54页 |
五、小结 | 第54-55页 |
第三章 唐宋民间传统节日比较(二)——以冬至节为中心 | 第55-63页 |
一、唐宋冬至节与政权正统性之间的特殊关系 | 第56页 |
二、唐宋冬至节节俗活动比较 | 第56-59页 |
三、唐宋冬至节服饰的变化 | 第59-60页 |
四、唐宋冬至节饮食文化上的差别 | 第60-63页 |
第四章 唐宋节日馈赠探研 | 第63-73页 |
一、唐宋时期节日馈赠情况 | 第63-69页 |
(一) 官方节日里的馈赠 | 第63-66页 |
(二) 民间传统节日里的馈赠 | 第66-69页 |
二、唐宋时期节日馈赠与社会关系 | 第69-73页 |
结语:唐宋时期节日的新特点 | 第73-77页 |
一、节日数量增多 | 第73-74页 |
二、节日娱乐色彩趋强 | 第74页 |
三、节日假期时间长且相对固定 | 第74-75页 |
四、节日的文化、经济功能更加完善 | 第75页 |
五、节日及节俗活动中宗教因素涉及甚深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5页 |
后记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