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房屋建筑设备论文--空气调节、采暖、通风及其设备论文--空气调节论文--空气调节系统论文

变风量系统优化控制及节能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2 变风量系统发展现状第12-13页
    1.3 问题的提出第13-14页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14-16页
        1.4.1 变风量控制优化方法的提出第14页
        1.4.2 仿真模型的建立及验证第14页
        1.4.3 AHU 能耗模拟计算第14-15页
        1.4.4 变风量系统实验测试分析第15-16页
第2章 变风量系统组成及其控制第16-26页
    2.1 变风量系统的概念第16页
    2.2 变风量系统的分类第16-17页
        2.2.1 仅供冷的基本变风量系统第16-17页
        2.2.2 带有单独供热系统的变风量系统第17页
        2.2.3 再热式变风量系统第17页
        2.2.4 双风道变风量系统第17页
        2.2.5 地板送风变风量系统第17页
    2.3 变风量系统的组成第17-19页
        2.3.1 变风量空气处理机组第18页
        2.3.2 空气输送管道第18页
        2.3.3 变风量空调末端装置第18-19页
    2.4 变风量系统的控制第19-25页
        2.4.1 房间温度控制第19-20页
        2.4.2 送风静压控制第20-23页
        2.4.3 定静压控制与变静压控制第23-25页
    2.5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3章 变风量系统优化控制第26-31页
    3.1 送风静压优化控制第26-27页
    3.2 送风温度优化控制第27-28页
    3.3 建筑的变风量系统简介第28-30页
    3.4 优化控制的实现第30页
    3.5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4章 变风量系统模拟建模第31-36页
    4.1 仿真对象的简化第31-32页
    4.2 变风量系统部件数学模型第32-34页
        4.2.1 风机模型第32-33页
        4.2.2 风管模型第33页
        4.2.3 阀门模型第33页
        4.2.4 控制器模型第33-34页
    4.3 流体的压力-流量平衡模型第34页
    4.4 本章小结第34-36页
第5章 变风量系统仿真模拟第36-42页
    5.1 TRNSYS 简介第36页
    5.2 TRNSYS 新模块的创建步骤第36-38页
    5.3 数据文件的处理第38页
    5.4 数字仿真器的调试第38-39页
    5.5 模型有效性验证第39-40页
        5.5.1 优化控制模型第39-40页
        5.5.2 原控制模型第40页
    5.6 仿真实验结果分析第40-41页
    5.7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6章 变风量系统实验测试第42-58页
    6.1 典型日实验气象条件第42-43页
    6.2 典型日实验测试结果分析第43-49页
        6.2.1 冬季试验日第43-45页
        6.2.2 夏季试验日第45-47页
        6.2.3 过渡季试验日第47-49页
    6.3 优化对节能的影响第49-53页
        6.3.1 典型日比较第50页
        6.3.2 典型月比较第50-51页
        6.3.3 典型年比较第51-52页
        6.3.4 典型年节电量计算第52-53页
    6.4 优化对室内热舒适影响第53-56页
    6.5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结论与展望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致谢第63-64页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RC框架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分析与可靠度评估
下一篇:圆空心夹层钢管混凝土柱力学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