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登市山东村李龙母信仰及其孝文化传承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0页 |
一、绪论 | 第10-19页 |
(一) 选题缘起及意义 | 第10-11页 |
(二) 文献回顾 | 第11-17页 |
1. 基于龙母信仰的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2. 关于儒家孝文化研究的综述 | 第16-17页 |
3. 关于仪式与文化传承研究的综述 | 第17页 |
(三) 研究方法及田野作业 | 第17-19页 |
二、李龙母信仰的地方生态 | 第19-26页 |
(一) 长寿之乡——文登市 | 第19-21页 |
1. 文登的自然社会环境 | 第19-21页 |
2. 文登的孝亲行动与龙母信仰 | 第21页 |
(二) 李龙故里——宋村镇 | 第21-23页 |
1. 宋村镇的自然社会环境简介 | 第22页 |
2. 回龙山遗址与山东村概况 | 第22-23页 |
(三) 千古钟灵回龙山 | 第23-26页 |
三、李龙母信仰的民众记忆:龙母传说与纪念物 | 第26-37页 |
(一) 作为秃尾巴老李传说分支的李龙母传说 | 第26-29页 |
(二) “中心地”仅存的遗址——龙母坟 | 第29-30页 |
(三) “龙不离母”中的孝子情 | 第30-32页 |
(四) 村民心中的“活龙王” | 第32-33页 |
(五) 南北龙母传说的对比分析 | 第33-37页 |
1. 龙子出生与感生神话 | 第34页 |
2. 断尾与成年 | 第34-35页 |
3. 迁坟护墓与孝道观念 | 第35-37页 |
四、李龙母信仰的仪式强化:回龙山山会 | 第37-52页 |
(一) 回龙山山会的原貌及其历史 | 第37-39页 |
(二) 回龙山山会的现状——以2012年为例 | 第39-48页 |
1. 龙母坟进香 | 第40-42页 |
2. 祭祀大典 | 第42-44页 |
3. 文艺汇演 | 第44-45页 |
4. 特色大集 | 第45-47页 |
5. 龙母宴 | 第47-48页 |
(三) 回龙山山会的主要功能 | 第48-52页 |
1. 调适民众心理 | 第48-49页 |
2. 增强民众的凝聚力 | 第49-50页 |
3. 活跃城乡经济发展 | 第50-52页 |
五、李龙母信仰与孝文化传承 | 第52-58页 |
(一) 孝文化的传说形态的传承 | 第52-55页 |
1. 打捞父亲 | 第52-53页 |
2. 请假探母 | 第53-54页 |
3. 迁坟守孝 | 第54-55页 |
(二) 孝文化的仪式形态的传承 | 第55-56页 |
(三) 孝文化的村落日常生活形态的再现 | 第56-58页 |
结语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