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4-6页 |
CONTENT | 第6-9页 |
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3-22页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18-19页 |
1.4 论文研究框架 | 第19-20页 |
1.5 主要特点和不足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战后意大利社会党历史演变的背景分析 | 第22-33页 |
2.1 意大利多元而分裂的政治文化 | 第23-25页 |
2.2 意大利独特的政党制度和选举制度 | 第25-28页 |
2.3 意大利社会党面对的主要竞争对手 | 第28-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三章 1946-1975年意大利社会党日渐式微 | 第33-44页 |
3.1 1946-1975年意大利社会党日渐势微的过程分析 | 第33-38页 |
3.1.1 1946-1954年意大利社会党坚持和意共建立“左翼联盟”使党出现分裂 | 第33-34页 |
3.1.2 1955-1967年意大利社会党不断右转并和天民党组建“中左政府”对党产生冲击 | 第34-36页 |
3.1.3 1968-1975年意大利社会党寻求“更先进的平衡”在左右徘徊中式微 | 第36-38页 |
3.2 1946-1975年意大利社会党自身存在的问题 | 第38-42页 |
3.2.1 党内意识形态混乱,宗派主义严重 | 第38-39页 |
3.2.2 联盟政策摇摆不定,公众印象不佳 | 第39-41页 |
3.2.3 政策主张没有特点,成为大党附庸 | 第41-42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四章 1976-1986年意大利社会党的革新与发展 | 第44-56页 |
4.1 1976-1986年意大利社会党革新的历程与内容 | 第44-49页 |
4.1.1 意大利社会党的革新历程 | 第44-46页 |
4.1.2 意大利社会党意识形态的革新 | 第46-47页 |
4.1.3 意大利社会党政治路线的变革 | 第47-48页 |
4.1.4 意大利社会党联盟政策的蜕变 | 第48-49页 |
4.2 1976-1986年意大利社会党革新与发展的成果 | 第49-55页 |
4.2.1 1983年意大利社会党的上台执政 | 第49-51页 |
4.2.2 克拉克西取得卓越的执政成就 | 第51-52页 |
4.2.3 意大利社会党的实力不断增强 | 第52-54页 |
4.2.4 意大利社会党阶级基础扩大 | 第54-5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1987-1994年意大利社会党的崩溃过程及原因探析 | 第56-69页 |
5.1 1987-1994年意大利社会党由兴转衰的历史轨迹 | 第56-62页 |
5.1.1 1987年克拉克西政府下台,社会党失去总理宝座 | 第56-57页 |
5.1.2 1991年意大利共产党改名易帜,左翼力量发生重大变动 | 第57-58页 |
5.1.3 1992年米兰丑闻爆发,净手运动冲击社会党根基 | 第58-60页 |
5.1.4 1993年第一共和国垮台,次年社会党解散 | 第60-62页 |
5.2 1987-1994年意大利社会党迅速崩溃的原因探析 | 第62-67页 |
5.2.1 意大利社会党竞争对手的变化挤压了其生存空间 | 第62-63页 |
5.2.2 意大利社会党变革中奉行的实用主义是把双刃剑 | 第63-64页 |
5.2.3 意大利社会党深陷本国腐败的“庇护制” | 第64-65页 |
5.2.4 意大利社会党改革中忽视了党的自身建设 | 第65-6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六章 几点思考 | 第69-73页 |
6.1 政党变革决定政党命运 | 第69-70页 |
6.2 如何变革取决于政党职能 | 第70-71页 |
6.3 革新体制考验政党智慧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