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汲取液中表面活性剂对正渗透过程特性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23页
    1.1 正渗透技术概况第9-10页
        1.1.1 技术背景第9页
        1.1.2 正渗透原理第9-10页
    1.2 正渗透膜技术研究现状及应用第10-14页
        1.2.1 正渗透技术在海水淡化中的应用第11-12页
        1.2.2 正渗透应用于过滤水袋设计第12-13页
        1.2.3 正渗透技术在垃圾滤出液和废水处理当中的应用第13页
        1.2.4 正渗透技术在航天工程当中的应用第13-14页
    1.3 汲取液对正渗透效果的影响第14-17页
        1.3.1 NH_3/CO_2汲取液第15页
        1.3.2 磁性汲取液第15-16页
        1.3.3 乙二胺四乙酸(EDTA)第16-17页
    1.4 添加表面活性剂的复合型汲取液第17-18页
        1.4.1 表面活性剂的种类第17-18页
        1.4.2 表面活性剂的特性第18页
    1.5 正渗透膜类型及特性第18-20页
    1.6 正渗透模式的选择第20-21页
    1.7 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第21-23页
        1.7.1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21页
        1.7.2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技术路线第21-23页
第2章 试验材料及方法第23-29页
    2.1 试验材料与装置第23-25页
        2.1.1 试验材料第23-24页
        2.1.2 试验装置第24-25页
    2.2 试验方法第25-26页
        2.2.1 试验步骤第25页
        2.2.2 水通量的计算第25-26页
        2.2.3 反向扩散通量的计算第26页
    2.3 测量仪器及方法第26-29页
        2.3.1 粘度测量第26页
        2.3.2 渗透压测量第26-27页
        2.3.3 水静态接触角测量第27页
        2.3.4 薄膜孔径测量第27-29页
第3章 Triton X-100 复合汲取液的正渗透效能第29-45页
    3.1 汲取液最佳pH值的确定第29-31页
    3.2 Triton X-100 对于薄膜特性的影响第31-34页
        3.2.1 对于薄膜亲水性能的改善第31-32页
        3.2.2 对于薄膜孔隙率的影响第32-33页
        3.2.3 Triton X-100 的加入对于汲取液物化性质的影响第33-34页
    3.3 Triton X-100 对于不同正渗透模式的影响第34-39页
        3.3.1 Triton X-100 对于CTA-NW薄膜的影响第35-37页
        3.3.2 Triton X-100 对于Aquaporin-TFC薄膜的影响第37-39页
    3.4 Triton X-100 对于高渗透压汲取液的影响第39-43页
    3.5 Triton X-100 对于不同种类薄膜渗透能力的影响第43-44页
    3.6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4章 正渗透物质迁移模型研究第45-59页
    4.1 正渗透分离过程动力学理论基础第45-46页
    4.2 浓差极化第46-48页
        4.2.1 外浓差极化现象第47页
        4.2.2 内浓差极化现象第47-48页
    4.3 正渗透水通量及反向扩散模型介绍第48-50页
    4.4 复合型汲取液的水通量和反向扩散通量模型的建立第50-56页
        4.4.1 模型系数A与B的确定第52-53页
        4.4.2 水通量模型的建立与模拟第53-55页
        4.4.3 反向扩散通量模型的建立与模拟第55-56页
    4.5 本章小结第56-59页
第5章 结论与建议第59-61页
    5.1 结论第59-60页
    5.2 建议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7页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67-69页
致谢第69-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磷钼聚合物缓蚀阻垢剂的研究
下一篇:7075铝合金电火花线切割表面完整性影响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