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8页 |
1.2.1 臭氧在设施蔬菜病虫害防治上的应用 | 第11-16页 |
1.2.2 臭氧在设施蔬菜生产上的应用方案 | 第16-17页 |
1.2.3 臭氧防治机简介 | 第17页 |
1.2.4 小结 | 第17-18页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8-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9-25页 |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材料方法 | 第25-33页 |
2.1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25-26页 |
2.1.1 研究内容 | 第25页 |
2.1.2 研究方法 | 第25页 |
2.1.3 技术路线 | 第25-26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26-31页 |
2.2.1 试验地概况 | 第26-27页 |
2.2.2 试验设计 | 第27-29页 |
2.2.3 供试材料 | 第29页 |
2.2.4 试验装置 | 第29页 |
2.2.5 测定内容 | 第29-31页 |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3页 |
第三章 臭氧水对黄瓜两种病害的防效及环境的相关性 | 第33-49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3页 |
3.2 臭氧水防效结果与分析 | 第33-38页 |
3.2.1 黄瓜病情指数变化情况 | 第33-34页 |
3.2.2 臭氧水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 | 第34-36页 |
3.2.3 臭氧水对黄瓜灰霉病的防治效果 | 第36-37页 |
3.2.4 臭氧水对不同病害防治效果差异性分析 | 第37-38页 |
3.3 臭氧水与环境相关性分析 | 第38-44页 |
3.3.1 臭氧水防治效果与空气温度相关性分析 | 第38-39页 |
3.3.2 臭氧水防治效果与空气相对湿度相关性分析 | 第39-40页 |
3.3.3 臭氧水防治效果与土壤温度相关性分析 | 第40-41页 |
3.3.4 臭氧水防治效果与土壤湿度相关性分析 | 第41-42页 |
3.3.5 臭氧水防治效果与光照相关性分析 | 第42-43页 |
3.3.6 臭氧水喷施适宜环境分析 | 第43-44页 |
3.4 讨论与小结 | 第44-47页 |
3.4.1 讨论 | 第44-45页 |
3.4.2 本章小节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第四章 臭氧水对黄瓜霜霉病自然发病的防效 | 第49-55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49-50页 |
4.1.1 供试材料 | 第49页 |
4.1.2 试验地概况 | 第49页 |
4.1.3 试验方法 | 第49-50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50-53页 |
4.2.1 黄瓜霜霉病自然发病率 | 第50-51页 |
4.2.2 喷灌对黄瓜生长的影响 | 第51-52页 |
4.2.3 喷灌系统对臭氧的损耗 | 第52-53页 |
4.3 讨论与小结 | 第53-55页 |
4.3.1 讨论 | 第53页 |
4.3.2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五章 臭氧病害防治技术推广探讨 | 第55-63页 |
5.1 臭氧病害防治综合方案 | 第55-57页 |
5.1.1 不同作物对臭氧的敏感度 | 第55页 |
5.1.2 作物不同生育期对臭氧耐受程度 | 第55-56页 |
5.1.3 臭氧水喷施方式、频率、时间的选择 | 第56-57页 |
5.1.4 黄瓜臭氧病害防治的综合方案 | 第57页 |
5.2 臭氧技术配套装置工艺选型 | 第57-60页 |
5.2.1 臭氧发生器及气液混合装置的选择 | 第57-59页 |
5.2.2 臭氧水系统与喷滴灌系统接入 | 第59页 |
5.2.3 移动式臭氧水喷雾装置 | 第59-60页 |
5.3 智能化臭氧防治装置研发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 第63-67页 |
6.1 讨论 | 第63页 |
6.2 主要结论 | 第63-64页 |
6.3 创新点 | 第64页 |
6.4 存在问题 | 第64-65页 |
6.5 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7页 |
附录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