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蜂窝式移动通信系统(大哥大、移动电话手机)论文

降低OFDM信号非线性失真方法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缩略词表第15-17页
符号说明第17-1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8-21页
    1.1 课题背景第18-19页
    1.2 研究内容与安排第19-21页
第二章 OFDM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技术第21-30页
    2.1 引言第21页
    2.2 OFDM技术的基本原理第21-23页
    2.3 OFDM信号的PAPR概述第23页
    2.4 常见的PAPR抑制算法第23-26页
    2.5 OFDM信号的非线性失真第26-28页
        2.5.1 HPA的非线性影响第27-28页
        2.5.2 限幅的非线性影响第28页
    2.6 小结第28-30页
第三章 基于时域信号部分循环移位的低复杂度PTS算法第30-42页
    3.1 引言第30页
    3.2 PTS算法概述第30-31页
    3.3 MPTS算法的基本原理第31-34页
        3.3.1 MPTS算法的发送端第32-33页
        3.3.2 MPTS算法的接收端第33-34页
    3.4 MPTS计算复杂度分析第34-35页
    3.5 MPTS算法的性能分析第35-41页
        3.5.1 MPTS算法的PAPR性能分析第36-37页
        3.5.2 MPTS算法的BER性能分析第37-41页
    3.6 小结第41-42页
第四章 基于IFFT性质的改进分块SLM算法第42-55页
    4.1 引言第42页
    4.2 CSLM算法概述第42页
    4.3 MPSLM算法的基本原理第42-48页
        4.3.1 GSLM的基本原理第42-43页
        4.3.2 PSLM算法的基本原理第43页
        4.3.3 MPSLM算法的基本原理第43-48页
    4.4 MPSLM算法的计算复杂度分析第48-49页
        4.4.1 发送端的计算复杂度第48页
        4.4.2 接收端的计算复杂度第48-49页
    4.5 MPSLM算法的性能分析第49-53页
        4.5.1 MPSLM算法的PAPR性能第49-50页
        4.5.2 MPSLM算法的PAPR性能第50-53页
    4.6 小结第53-55页
第五章 联合限幅和压缩感知降低OFDM信号的非线性失真第55-65页
    5.1 引言第55页
    5.2 非线性失真补偿算法概述第55-56页
        5.2.1 CS算法第55页
        5.2.2 HPA逆模型补偿算法第55-56页
    5.3 联合补偿算法的基本原理第56-59页
        5.3.1 联合算法的发送端第56-57页
        5.3.2 联合算法的接收端第57-59页
    5.4 联合算法的性能分析第59-63页
        5.4.1 联合算法的PAPR性能第60页
        5.4.2 联合算法的BER性能第60-63页
    5.5 小结第63-65页
第六章 一种应用于SCMA系统中的低复杂度PTS算法第65-75页
    6.1 引言第65页
    6.2 SCMA系统的概述第65-66页
    6.3 改进PTS算法的基本原理第66-70页
        6.3.1 基于OFDM技术的SCMA系统第66-67页
        6.3.2 改进PTS算法的发送端第67-69页
        6.3.3 改进PTS算法的接收端第69-70页
    6.4 改进PTS算法的计算复杂度第70-72页
    6.5 改进PTS算法的性能分析第72-74页
        6.5.1 改进PTS算法的PAPR性能分析第72-73页
        6.5.2 改进PTS算法的BER性能分析第73-74页
    6.6 小结第74-75页
第七章 结束语第75-77页
    7.1 本文总结及主要贡献第75-76页
    7.2 下一步工作的展望第76-77页
致谢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2页
个人简历第82-8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83-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增强型多载波的信道估计及接入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新型电磁材料的微带天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