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7-13页 |
1.1 引言 | 第7页 |
1.2 项目来源和研究意义 | 第7-8页 |
1.3 微小型导弹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4 红外成像制导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 第10-12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2 系统功能构成与分析 | 第13-26页 |
2.1 技术指标及系统划分 | 第13-14页 |
2.2 光学成像系统 | 第14-22页 |
2.2.1 红外镜头的选择 | 第14-16页 |
2.2.2 红外探测器的选择 | 第16-18页 |
2.2.3 信号处理硬件系统 | 第18-21页 |
2.2.4 成像系统软件开发 | 第21-22页 |
2.3 随动平台稳像方案及其重要器件的选择 | 第22-25页 |
2.3.1 传动形式的选择 | 第23-24页 |
2.3.2 电位计的选择 | 第24页 |
2.3.3 陀螺的选择 | 第24-25页 |
2.4 小结 | 第25-26页 |
3 机械结构设计 | 第26-47页 |
3.1 导引头的结构形式 | 第26-28页 |
3.2 导引头对位标器结构的要求 | 第28页 |
3.3 光学成像系统结构设计 | 第28-29页 |
3.4 随动平台结构设计 | 第29-35页 |
3.4.1 随动平台的结构设计要求 | 第30页 |
3.4.2 随动平台传动轴系设计 | 第30-33页 |
3.4.3 随动平台具体结构设计 | 第33-35页 |
3.5 结合其他并行设计的结构优化 | 第35-44页 |
3.5.1 结合加工工艺的结构优化 | 第36-38页 |
3.5.2 结合装配工艺的结构优化 | 第38-40页 |
3.5.3 结合动平衡的结构优化 | 第40-44页 |
3.5.3.1 配平机构的结构设计 | 第40-41页 |
3.5.3.2 重心检测仪的设计 | 第41-42页 |
3.5.3.3 结构优化 | 第42-44页 |
3.6 力矩电机的选择 | 第44-46页 |
3.7 小结 | 第46-47页 |
4 位标器系统的有限元分析 | 第47-69页 |
4.1 结构静力学分析 | 第48-51页 |
4.1.1 静力学理论 | 第48-49页 |
4.1.2 重要零部件在稳态载荷下的结构静力学分析 | 第49-51页 |
4.2 稳态热应力分析 | 第51-55页 |
4.2.1 热应力理论 | 第51-53页 |
4.2.2 极限温度下的稳态热应力分析 | 第53-55页 |
4.3 随机振动响应分析 | 第55-65页 |
4.3.1 基本理论及其求解方法 | 第56-58页 |
4.3.2 位标器的模态分析 | 第58-59页 |
4.3.3 功率谱密度 | 第59-61页 |
4.3.4 位标器的随机振动响应分析 | 第61-65页 |
4.4 瞬态动力学分析 | 第65-68页 |
4.4.1 半正弦冲击响应计算方法 | 第65-66页 |
4.4.2 位标器结构的瞬态动力学分析 | 第66-68页 |
4.5 小结 | 第68-69页 |
5 测试实验 | 第69-73页 |
5.1 红外成像实验 | 第69-70页 |
5.2 随机振动实验 | 第70-72页 |
5.3 小结 | 第72-73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73-75页 |
6.1 论文总结 | 第73页 |
6.2 论文创新点 | 第73页 |
6.3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附录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