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与发展综述 | 第13-16页 |
1.2.1 国外研究与发展综述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研究与发展综述 | 第14-16页 |
1.2.3 国内外研究与发展综述述评 | 第16页 |
1.3 研究框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1.3.1 研究框架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 | 第19-24页 |
2.1 效能监察概念及必要性 | 第19-20页 |
2.1.1 效能监察概念 | 第19页 |
2.1.2 进行效能监察活动的必要性 | 第19-20页 |
2.2 项目相关理论 | 第20-21页 |
2.2.1 项目管理概念及过程 | 第20-21页 |
2.2.2 项目管理理论与效能监察关系 | 第21页 |
2.3 系统相关理论 | 第21-22页 |
2.3.1 系统概念及特征 | 第21-22页 |
2.3.2 系统理论与效能监察的关系 | 第22页 |
2.4 内部控制相关理论 | 第22-23页 |
2.4.1 内部控制概念及内容 | 第22-23页 |
2.4.2 内部控制理论与效能监察关系 | 第2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大庆油田效能监察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4-32页 |
3.1 大庆油田效能监察管理概述 | 第24-26页 |
3.1.1 大庆油田效能监察情况简介 | 第24-25页 |
3.1.2 大庆油田效能监察管理实践 | 第25-26页 |
3.2 大庆油田效能监察管理体系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6-30页 |
3.2.1 效能监察工作具体认识存在偏差 | 第27页 |
3.2.2 效能监察工作合理立项亟待提高 | 第27-28页 |
3.2.3 效能监察工作组织机构有待完善 | 第28页 |
3.2.4 效能监察工作借调人员动力不足 | 第28-29页 |
3.2.5 效能监察工作量化指标缺乏系统 | 第29页 |
3.2.6 效能监察工作责任追究力度不够 | 第29-30页 |
3.2.7 效能监察工作信息系统有待同步 | 第30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4章 优化大庆油田效能监察管理体系的设想 | 第32-53页 |
4.1 优化大庆油田效能监察管理体系的目标和原则 | 第32-33页 |
4.1.1 优化大庆油田效能监察管理体系的目标 | 第32页 |
4.1.2 优化大庆油田效能监察管理体系的原则 | 第32-33页 |
4.2 优化大庆油田效能监察管理体系总体设想 | 第33-36页 |
4.3 优化大庆油田效能监察管理体系具体设想 | 第36-52页 |
4.3.1 优化目标任务 | 第36-37页 |
4.3.2 优化机构方案 | 第37-39页 |
4.3.3 优化工作内容 | 第39-44页 |
4.3.4 优化过程管理 | 第44-47页 |
4.3.5 优化考核评价 | 第47-50页 |
4.3.6 优化信息系统 | 第50-5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大庆油田效能监察管理体系优化运行保障措施 | 第53-57页 |
5.1 落实负责领导和责任分工 | 第53页 |
5.2 扩大宣传力度和影响范围 | 第53-54页 |
5.3 提升人员培养和业务水准 | 第54页 |
5.4 明确选题立项和监察重点 | 第54页 |
5.5 严格考核评定和遵规奖惩 | 第54-55页 |
5.6 强化标本兼治和严肃处理 | 第55页 |
5.7 建立配套设施和信息平台 | 第55-56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个人简介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