铀尾矿库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选题的来源及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1-15页 |
1.2.1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的基本概念 | 第11页 |
1.2.2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体系的主要构成 | 第11-13页 |
1.2.3 国内外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1.2.4 目前存在的难点问题 | 第15页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第15-18页 |
第2章 铀尾矿区工程水文地质概况 | 第18-26页 |
2.1 铀尾矿区的基本概况 | 第18-24页 |
2.1.1 研究库区自然地理概况 | 第18-22页 |
2.1.2 研究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 第22-24页 |
2.2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第3章 基于指数叠加法的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 | 第26-38页 |
3.1 污染源荷载风险评价 | 第26-31页 |
3.1.1 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26-29页 |
3.1.2 权重确定的层次分析法 | 第29-31页 |
3.2 地下水固有脆弱性评价 | 第31-35页 |
3.2.1 DRASTIC模型简介 | 第31-34页 |
3.2.2 构造判断矩阵及计算权重 | 第34-35页 |
3.3 地下水污染风险等级划分 | 第35页 |
3.4 评价实例 | 第35-3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4章 基于数值模拟的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 | 第38-50页 |
4.1 含水层中溶质运移的机制 | 第38-39页 |
4.2 核素铀在地下水介质中的迁移研究 | 第39-40页 |
4.3 地下水污染数值模拟研究 | 第40-41页 |
4.4 数值迁移模拟模型的建立 | 第41-42页 |
4.4.1 水文地质模型概化 | 第41页 |
4.4.2 污染物运移的控制方程 | 第41-42页 |
4.5 风险评价标准的确定 | 第42-43页 |
4.6 模拟过程的数据选取及结果输出 | 第43-48页 |
4.7 小结 | 第48-50页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0-52页 |
5.1 结论 | 第50页 |
5.2 建议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参与科研项目及发表论文情况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