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24页 |
·含硫化氢原油的特点 | 第10-12页 |
·硫化氢的毒性危害分析 | 第10-11页 |
·含硫化氢原油的腐蚀特点 | 第11-12页 |
·国内外硫化氢脱除技术现状 | 第12-17页 |
·国内外硫化氢脱除技术概况 | 第12-15页 |
·国内外除原油中硫化氢的处理工艺 | 第15-17页 |
·塔河油田原油脱硫情况调研 | 第17-19页 |
·塔河原油物性 | 第17页 |
·塔河原油加脱硫剂情况 | 第17-18页 |
·调研结果 | 第18-19页 |
·电解法脱除硫化氢的研究 | 第19-22页 |
·电化学法处理硫化氢的多种途径 | 第19页 |
·电解法制取次氯酸钠溶液脱除硫化氢的研究 | 第19-22页 |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2页 |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第二章 次氯酸钠溶液的制取及其氧化性能的研究 | 第24-58页 |
·次氯酸钠溶液的制备 | 第24-28页 |
·实验材料 | 第24-27页 |
·电解法制取次氯酸钠溶液的原理 | 第27页 |
·有效氯值的测定 | 第27-28页 |
·次氯酸钠溶液氧化性能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 第28-43页 |
·电解液浓度的影响 | 第29-31页 |
·电压、电流、电流密度的影响 | 第31-34页 |
·极距的影响 | 第34-35页 |
·极板有效面积的影响 | 第35-36页 |
·电解时间的影响 | 第36-37页 |
·电极材料的影响 | 第37-39页 |
·温度的影响 | 第39-42页 |
·单极板与多极板的比较 | 第42-43页 |
·电流效率的研究 | 第43-49页 |
·电极材料的影响 | 第43-45页 |
·时间、电压、极距的影响 | 第45-47页 |
·电解液浓度的影响 | 第47-48页 |
·pH 值的影响 | 第48-49页 |
·正交试验 | 第49-56页 |
·正交试验方案的制定 | 第49-50页 |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0-56页 |
·小结 | 第56-58页 |
第三章 电解氯化钠溶液法脱除气相中硫化氢试验研究 | 第58-65页 |
·实验材料 | 第58页 |
·原料及药品 | 第58页 |
·实验仪器设备及其它 | 第58页 |
·试验方法及效果评价 | 第58-64页 |
·次氯酸钠溶液静态吸收气相中硫化氢试验效果初探 | 第58-61页 |
·氯化钠溶液电解吸收气相中硫化氢试验效果评价 | 第61-64页 |
·小结 | 第64-65页 |
第四章 电解氯化钠溶液法脱除原油中硫化氢工艺方案研究 | 第65-74页 |
·实验材料 | 第65页 |
·原料及药品 | 第65页 |
·实验仪器设备 | 第65页 |
·塔库首站高含硫油样物性测定 | 第65-67页 |
·现场取样 | 第65-66页 |
·各主要物性参数的测定 | 第66-67页 |
·原油脱硫化氢工艺方案的制定 | 第67-68页 |
·电解液浓度的设定 | 第67页 |
·方案的制定 | 第67-68页 |
·不同工艺方案脱硫效果评价 | 第68-72页 |
·次氯酸钠溶液混入原油中脱除硫化氢方案评价 | 第68-72页 |
·氯化钠溶液电解脱除原油中硫化氢方案评价 | 第72页 |
·电解含盐水原油脱除硫化氢方案评价 | 第72页 |
·方案的确定 | 第72页 |
·小结 | 第72-74页 |
第五章 电解氯化钠溶液法脱除原油中硫化氢模拟试验研究 | 第74-83页 |
·实验流程及主要技术参数的设定 | 第74-78页 |
·实验流程 | 第74页 |
·主要技术参数的设定 | 第74-77页 |
·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77-78页 |
·试验步骤及试验结果分析 | 第78-81页 |
·实验步骤 | 第78-79页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79-81页 |
·流程的改进与展望 | 第81页 |
·电解油田污水脱除原油中硫化氢效果初探 | 第81-82页 |
·小结 | 第82-83页 |
结论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