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化学纤维工业论文--合成纤维论文

沥青基炭纤维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性能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9-22页
    1.1 引言第9页
    1.2 锂离子电池概述第9-12页
        1.2.1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历程第9-10页
        1.2.2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第10-12页
        1.2.3 锂离子电池主要组成材料特性第12页
    1.3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第12-17页
        1.3.1 负极材料的分类第12-13页
        1.3.2 炭基负极材料第13-17页
    1.4 沥青基炭纤维负极材料研究进展第17-20页
        1.4.1 沥青基炭纤维概述第17页
        1.4.2 沥青基炭纤维的结构第17-19页
        1.4.3 沥青基炭纤维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第19-20页
    1.5 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内容第20-22页
        1.5.1 选题背景第20页
        1.5.2 研究内容第20-22页
第二章 实验及分析测试方法第22-27页
    2.1 实验原料及试剂第22-23页
    2.2 实验仪器设备第23页
    2.3 实验方法第23-24页
        2.3.1 沥青原丝的熔纺第23页
        2.3.2 沥青纤维预氧化、炭化和石墨化处理第23-24页
    2.4 材料结构表征第24-25页
        2.4.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第24页
        2.4.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第24页
        2.4.3 X射线衍射(XRD)第24-25页
        2.4.4 比表面积测试第25页
        2.4.5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第25页
    2.5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25-27页
        2.5.1 扣式电池的组装第25页
        2.5.2 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第25页
        2.5.3 倍率性能测试第25-26页
        2.5.4 循环伏安(CV)特性测试第26页
        2.5.5 交流阻抗(EIS)测试第26-27页
第三章 圆形沥青基炭纤维的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第27-46页
    3.1 引言第27页
    3.2 SC沥青和AR沥青制备的圆形炭/石墨纤维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第27-40页
        3.2.1 SC沥青和AR沥青制备的圆形炭/石墨纤维的形貌和结构分析第27-32页
        3.2.2 SC沥青和AR沥青制备的圆形炭/石墨纤维的电化学性能分析第32-40页
    3.3 纺丝速率对圆形石墨纤维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40-45页
        3.3.1 纺丝速率对圆形纤维横截面形貌和结构的影响第40-41页
        3.3.2 纺丝速率对圆形纤维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41-45页
    3.4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带状中间相沥青基石墨纤维的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第46-59页
    4.1 引言第46-47页
    4.2 喷丝孔尺寸对带状石墨纤维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47-51页
        4.2.1 喷丝孔尺寸对带状石墨纤维横截面形貌和结构的影响第47-48页
        4.2.2 喷丝孔尺寸对带状石墨纤维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48-51页
    4.3 纺丝速率对带状石墨纤维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51-57页
        4.3.1 纺丝速率对带状石墨纤维横截面形貌和结构的影响第51-54页
        4.3.2 纺丝速率对带状石墨纤维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54-57页
    4.4 本章小节第57-59页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第59-61页
    5.1 论文结论第59-60页
    5.2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第60页
    5.3 后续工作展望第60-61页
致谢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聚合物微球支载海因手性辅助试剂诱导不对称Mannich反应的研究
下一篇:活性炭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