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风暴潮灾害经济风险区划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0 引言 | 第10-17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研究范围的界定 | 第14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1 风暴潮灾害经济风险概述 | 第17-25页 |
·风暴潮灾害 | 第17-18页 |
·风暴潮的定义 | 第17页 |
·风暴潮的分类 | 第17页 |
·风暴潮灾害的定义 | 第17-18页 |
·风暴潮灾害经济损失的界定 | 第18页 |
·经济风险区划 | 第18-20页 |
·经济风险区划的定义 | 第18-19页 |
·风暴潮灾害经济风险区划的目的 | 第19页 |
·风暴潮灾害经济风险区划的原则 | 第19-20页 |
·我国的风暴潮灾害 | 第20-25页 |
·我国风暴潮灾害现状 | 第20-22页 |
·我国风暴潮灾害的特点 | 第22-23页 |
·我国风暴潮灾害的空间分布 | 第23页 |
·我国沿海地区风暴潮灾害的经济风险 | 第23-25页 |
2 风暴潮灾害经济风险区划指标体系构建 | 第25-31页 |
·风暴潮灾害经济风险的要素分析 | 第25页 |
·承灾体易损性 | 第25页 |
·风暴潮灾害危险性 | 第25页 |
·防灾减灾能力 | 第25页 |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25-26页 |
·指标体系设计方法 | 第26-27页 |
·经济风险区划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7-31页 |
3 风暴潮灾害经济风险区划模型的构建 | 第31-39页 |
·数据的收集与预处理 | 第31-32页 |
·数据的收集 | 第31页 |
·数据预处理 | 第31-32页 |
·"四维一体"联合决策理论测度模型 | 第32-38页 |
·熵值法 | 第32-33页 |
·灰色关联度法 | 第33-34页 |
·主成分分析法 | 第34-35页 |
·层次分析法 | 第35-36页 |
·Kendall一致性检验方法 | 第36-37页 |
·"四维一体"联合决策理论测度模型设计 | 第37-38页 |
·聚类分析方法 | 第38-39页 |
4 我国风暴潮灾害经济风险区划实证分析 | 第39-47页 |
·沿海地区风暴潮灾害经济风险测度 | 第39-42页 |
·"四维"度的测度结果 | 第39-42页 |
·不同方法测度结果比较 | 第42页 |
·Kendall一致性检验 | 第42-44页 |
·沿海地区风暴潮灾害经济风险的聚类分析 | 第44页 |
·沿海地区风暴潮灾害的经济风险区划 | 第44-47页 |
5 风暴潮灾害经济风险区划案例分析—以青岛市为例 | 第47-56页 |
·青岛市风暴潮灾害概况 | 第47-48页 |
·青岛市风暴潮灾害经济风险区划 | 第48-56页 |
·青岛市风暴潮灾害经济风险测度 | 第48-50页 |
·Kendall一致性检验 | 第50-51页 |
·青岛市风暴潮灾害经济风险的聚类分析 | 第51-52页 |
·青岛市风暴潮灾害经济风险区划分析 | 第52-56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56-58页 |
·本文的结论 | 第56页 |
·下一步的研究内容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附录 | 第61-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个人简历 | 第67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