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作品集论文--鲁迅著作及研究论文

阶级、爱国主义、文化:一项关于鲁迅的社会记忆研究--基于人民日报(1946-2013)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研究源起与理论路径第9-18页
    一、研究源起第9-11页
    二、关于鲁迅研究的当前理论取向第11-18页
第二章 社会记忆理论与研究方法第18-29页
    一、社会记忆理论研究综述第18-23页
    二、研究框架:政治鲁迅与文化鲁迅的并行的研究思路第23-24页
    三、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第24-29页
第三章 鲁迅形象的整体描述第29-33页
    一、文章数量分布第29-30页
    二、文章主题分布第30-33页
第四章 从“旧世界的斗士”到“党的战士”与“无产阶级的文化旗手”(1946-1966)第33-50页
    一、鲁迅形象的提出:1946年以前的故事第33-37页
    二、建国大业:新中国早期的鲁迅形象第37-46页
    三、鲁迅的政治形象和政治目的第46-50页
第五章 爱国者与先进文化代表:政治变迁时期的鲁迅形象(1967-1987)第50-57页
    一、党的战士与外交关系:文革十年的政治鲁迅形象第50-52页
    二、爱国主义与先进文化代表:政治鲁迅和文化鲁迅的新变化第52-57页
第六章 文化偶像与产业经济:新时期的鲁迅形象(1988-2013)第57-62页
    一、文化建设:人民日报的主旋律第57-59页
    二、文化产业中鲁迅形象:绍兴市的例子第59-62页
第七章 结语第62-66页
参考文献第66-72页
致谢第72-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陈澔《礼记集说》语音研究
下一篇:伊恩·麦克尤恩《水泥花园》、《阿姆斯特丹》和《星期六》中的性别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