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一、引言 | 第9-17页 |
(一) 自治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1. 背景 | 第9-10页 |
2. 意义 | 第10-11页 |
(二) 自治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理论研究及理论基础 | 第11-16页 |
1. 基本概念 | 第11-12页 |
2. 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3. 理论基础 | 第14-16页 |
(三) 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写作思路与文章结构 | 第16-17页 |
1.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6页 |
2. 论文研究方法 | 第16页 |
3. 论文的思路与文章结构 | 第16-17页 |
二、自治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必然性、历程、成效 | 第17-26页 |
(一) 自治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必然性分析 | 第17-19页 |
1. 自治区高校后勤社会化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服务保障前提 | 第17页 |
2. 自治区高校后勤社会化有利于高校校内资源配置的市场化 | 第17-18页 |
3. 自治区高校后勤社会化有利于经济利益的市场化 | 第18页 |
4. 自治区高校后勤社会化有利于管理方式的市场化 | 第18页 |
5. 自治区高校后勤社会化有利于高校行政体制的发展 | 第18-19页 |
6. 自治区高校后勤社会化有利于自身管理的科学化 | 第19页 |
(二) 自治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历程 | 第19-20页 |
1. 适应调整阶段(1979年—1999年) | 第19页 |
2. 大规模发展阶段(1999年—2004年) | 第19-20页 |
3. 深化阶段(2004年至今) | 第20页 |
(三) 自治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的成果 | 第20-22页 |
1. 高校后勤基础建设和承载力得到长足发展 | 第20-21页 |
2.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发生深刻变化 | 第21页 |
3. 高校后勤管理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 第21页 |
4. 工作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得到提高 | 第21-22页 |
(四) 自治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存在的问题 | 第22-26页 |
1. 后勤社会化改革动力不足 | 第22-23页 |
2. 后勤服务市场发育不完善 | 第23-24页 |
3. 后勤保障监控体系不健全 | 第24页 |
4. 后勤社会化改革认识不足 | 第24-26页 |
三、自治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运行模式 | 第26-30页 |
(一) 现阶段自治区高校后勤社会化模式 | 第26-27页 |
1. 事业型管理体制、模拟企业化运行模式 | 第26页 |
2. 社会化服务型 | 第26-27页 |
3. 高校后勤现代企业制度模式 | 第27页 |
(二) 现阶段自治区高校后勤社会化模式比较分析 | 第27-30页 |
1. 自治区高校后勤服务质量视角 | 第27-28页 |
2. 自治区高校后勤高校的财政负担视角 | 第28页 |
3. 自治区高校后勤模式实施的限制条件视角 | 第28页 |
4. 自治区高校后勤参与主体的地位视角 | 第28-30页 |
四、自治区高校后勤社会化最佳模式选择现代企业制度 | 第30-35页 |
(一) 自治区高校建立后勤现代企业制度的必要性 | 第30-31页 |
1. 自治区高校后勤只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与市场经济接轨 | 第30-31页 |
2. 自治区高校后勤只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理顺后勤和学校的关系 | 第31页 |
3. 自治区高校后勤只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满足高校办学需求 | 第31页 |
(二) 自治区高校后勤社会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对策 | 第31-32页 |
1. 自治区高校后勤开放校内服务市场 | 第31页 |
2. 自治区高校剥离办后勤职能 | 第31-32页 |
3. 自治区高校建立校内后勤服务市场监管体系 | 第32页 |
4. 自治区高校加强政府的主导,建立健全后勤行业管理体制 | 第32页 |
(三) 自治区高校后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 | 第32-35页 |
1. 自治区高校后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和内涵 | 第32-33页 |
2. 自治区高校后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建立规范的管理机制 | 第33页 |
3. 自治区高校后勤现代企业要融入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 第33-34页 |
4. 自治区高校后勤现代化管理加强党建和企业文化建设 | 第34-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致谢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