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地区既有农村住宅适宜性改造策略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范围 | 第10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4.1 文献查阅 | 第11页 |
1.4.2 实地观察 | 第11页 |
1.4.3 调查问卷和入户访问 | 第11页 |
1.4.4 实地测试和软件模拟 | 第11-12页 |
1.5 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5.1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2页 |
1.5.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2-14页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4-15页 |
1.7 论文框架 | 第15-17页 |
第二章 适宜性改造策略理论研究 | 第17-25页 |
2.1 适宜性理论的发展 | 第17页 |
2.2 适宜性改造的概念 | 第17-18页 |
2.3 适宜性改造的原则 | 第18-19页 |
2.3.1 与自然环境共生 | 第18页 |
2.3.2 与经济水平相适应 | 第18-19页 |
2.3.3 关注人本和地域文化 | 第19页 |
2.4 其他地区既有农宅适宜性改造实践 | 第19-23页 |
2.4.1 云南哈尼民居改造 | 第19-21页 |
2.4.2 西安生土窑洞改造 | 第21-22页 |
2.4.3 北京大兴既有农宅改造 | 第22-23页 |
2.5 小结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冀中地区既有农村住宅现状调研 | 第25-63页 |
3.1 冀中地区概况 | 第25-29页 |
3.1.1 区域位置 | 第25页 |
3.1.2 自然环境 | 第25-28页 |
3.1.3 经济水平 | 第28-29页 |
3.1.4 民俗文化 | 第29页 |
3.2 冀中地区既有农宅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9-35页 |
3.2.1 调研情况汇总 | 第29-31页 |
3.2.2 调研村庄现状 | 第31-33页 |
3.2.3 调研农宅现状 | 第33-35页 |
3.2.4 调研农宅主要问题总结 | 第35页 |
3.3 冀中地区既有农宅适宜性改造策略 | 第35-61页 |
3.3.1 既有农宅美观性改造 | 第36-40页 |
3.3.2 既有农宅质量性能改造 | 第40-41页 |
3.3.3 既有农宅围护结构节能改造 | 第41-50页 |
3.3.4 既有农宅能源利用方式改造 | 第50-56页 |
3.3.5 既有农宅废弃物处理模式改造 | 第56-61页 |
3.4 小结 | 第61-63页 |
第四章 适宜性改造策略的实地验证 | 第63-73页 |
4.1 调查问卷验证 | 第63-66页 |
4.1.1 调查内容 | 第63页 |
4.1.2 调查概况 | 第63页 |
4.1.3 调查数据分析 | 第63-66页 |
4.1.4 调查结果总结 | 第66页 |
4.2 实地测试验证 | 第66-70页 |
4.2.1 平屋顶和坡屋顶对比测试 | 第66-67页 |
4.2.2 有遮阳和无遮阳对比测试 | 第67-69页 |
4.2.3 有无阳光间对比测试 | 第69-70页 |
4.3 小结 | 第70-73页 |
第五章 适宜性改造策略的模拟验证 | 第73-89页 |
5.1 测试概况 | 第73-76页 |
5.1.1 测试软件 | 第73页 |
5.1.2 测试模型概况 | 第73-75页 |
5.1.3 测试参数设置 | 第75-76页 |
5.2 屋顶改造前后对比测试 | 第76-79页 |
5.3 外墙体改造前后对比测试 | 第79-81页 |
5.4 外门窗改造前后对比测试 | 第81-83页 |
5.5 有无阳光间对比测试 | 第83-85页 |
5.6 综合改造与既有农宅、局部改造对比测试 | 第85-87页 |
5.7 小结 | 第87-89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89-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5页 |
附录A | 第95-97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97-99页 |
致谢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