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时间可预测操作系统PRET-Minicore的设计与实现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3-17页 |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 1.2 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 第2章 实时系统时间可预测性分析 | 第17-29页 |
| 2.1 时间可预测性定义 | 第17-18页 |
| 2.2 程序执行时间可预测性 | 第18-21页 |
| 2.2.1 程序执行时间的评估 | 第18-19页 |
| 2.2.2 影响程序时间可预测性的因素 | 第19页 |
| 2.2.3 操作系统的时间可预测性定义 | 第19-20页 |
| 2.2.4 时间可预测性粒度 | 第20-21页 |
| 2.3 操作系统时间特性分析 | 第21-26页 |
| 2.3.1 线程存在的问题 | 第22-23页 |
| 2.3.2 执行流/服务体模型 | 第23-25页 |
| 2.3.3 线程模型和执行流模型形式化分析 | 第25-26页 |
| 2.4 编程模型的研究 | 第26-28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第3章 目标平台特性分析 | 第29-37页 |
| 3.1 目标平台 | 第29-30页 |
| 3.2 时间拓展指令集 | 第30-31页 |
| 3.3 线程交错流水线 | 第31-33页 |
| 3.4 硬件实现的任务独立 | 第33页 |
| 3.5 存储机制 | 第33-34页 |
| 3.6 编程模型 | 第34-35页 |
| 3.7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 第4章 PRET-Minicore设计 | 第37-55页 |
| 4.1 多执行流模型 | 第37页 |
| 4.2 执行时间精确编程框架 | 第37-39页 |
| 4.3 整体设计 | 第39页 |
| 4.4 任务管理 | 第39-41页 |
| 4.4.1 任务划分 | 第40-41页 |
| 4.4.2 非嵌套服务与服务组合 | 第41页 |
| 4.5 服务管理 | 第41-44页 |
| 4.5.1 服务组织 | 第42-43页 |
| 4.5.2 服务结构 | 第43-44页 |
| 4.6 通信管理 | 第44-47页 |
| 4.6.1 通信端口 | 第44-45页 |
| 4.6.2 消息数据 | 第45-46页 |
| 4.6.3 通信过程 | 第46-47页 |
| 4.7 调度管理 | 第47-49页 |
| 4.7.1 硬件调度机制 | 第47-48页 |
| 4.7.2 软件调度机制 | 第48-49页 |
| 4.8 内存管理 | 第49-51页 |
| 4.9 系统启动 | 第51-53页 |
| 4.9.1 FlexPRET硬件平台初始化 | 第51-53页 |
| 4.9.2 操作系统启动 | 第53页 |
| 4.10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 第5章 实验设计与分析 | 第55-65页 |
| 5.1 TBD模型 | 第55-56页 |
| 5.2 基于Ptolemy的模型设计 | 第56-58页 |
| 5.3 基于XML的任务代码生成 | 第58-61页 |
| 5.3.1 XML代码分析 | 第58-60页 |
| 5.3.2 代码生成 | 第60-61页 |
| 5.4 仿真平台和编译环境 | 第61-62页 |
| 5.5 系统运行结果及分析 | 第62-65页 |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第65-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 致谢 | 第71-73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