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中芍药的文献研究
| 目录 | 第1-5页 |
| 中文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前言 | 第9-10页 |
| 1. 历代文献对芍药的认识 | 第10-12页 |
| ·芍药之出处 | 第10页 |
| ·芍药之性味归经 | 第10-11页 |
| ·功效及主治 | 第11-12页 |
| 2. 《伤寒杂病论》中芍药的功效 | 第12-17页 |
| ·养阴敛阴和营 | 第12-13页 |
| ·顺血缓急止痛 | 第13-15页 |
| ·柔肝养肝和脾 | 第15页 |
| ·去水饮,利小便 | 第15-17页 |
| 3. 《伤寒杂病论》中芍药的配伍应用 | 第17-23页 |
| ·配桂枝,调和营卫 | 第17-18页 |
| ·配附子,养阴助阳 | 第18页 |
| ·配龙骨、牡蛎,敛阴和阳 | 第18-19页 |
| ·配大黄、麻仁,苦泄通便 | 第19页 |
| ·配甘草,缓急止痛 | 第19-20页 |
| ·配柴胡,疏肝、柔肝调气 | 第20页 |
| ·配黄芩、葛根,清热止利 | 第20-21页 |
| ·配茯苓、白术,利小便 | 第21页 |
| ·配当归,活血养血 | 第21-23页 |
| 4. 《伤寒杂病论》中芍药的几个学术影响 | 第23-30页 |
| ·仲景方中芍药品种考辩 | 第23-25页 |
| ·芍药利小便作用考辨 | 第25-27页 |
| ·芍药补泻作用考辨 | 第27-28页 |
| ·芍药的泻脾功效考辩 | 第28-30页 |
| 5. 《伤寒杂病论》中加减芍药之方 | 第30-32页 |
| ·增加芍药用量 | 第30-31页 |
| ·减少芍药用量 | 第31页 |
| ·去而不用 | 第31-32页 |
| 6. 《伤寒杂病论》中芍药的剂量 | 第32-36页 |
| ·最大剂量 | 第33页 |
| ·大剂量 | 第33页 |
| ·中等剂量 | 第33-34页 |
| ·小剂量 | 第34-35页 |
| ·最小剂量 | 第35-36页 |
| 7. 炮制及禁忌 | 第36-38页 |
| ·炮制 | 第36页 |
| ·禁忌 | 第36-38页 |
| 8. 现代研究进展 | 第38-44页 |
| ·化学成分 | 第38页 |
| ·药理作用 | 第38-41页 |
| ·临床作用 | 第41-44页 |
| 结论 | 第44-45页 |
| 附录 | 第45-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个人简历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