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8页 |
1.1 钢管结构 | 第14-16页 |
1.1.1 钢管结构及关节点的特点 | 第14-15页 |
1.1.2 钢管结构的应用及相关标准 | 第15-16页 |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6-17页 |
1.3 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第17-27页 |
1.3.1 钢管在冲击荷载下的力学性能 | 第18-21页 |
1.3.2 相贯节点及其结构在冲击荷载下的力学性能 | 第21-23页 |
1.3.3 材料性能 | 第23-27页 |
1.4 课题研究内容、方法及研究成果 | 第27-28页 |
1.4.1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7页 |
1.4.2 研究成果 | 第27-28页 |
第2章 轴力下冷弯T型方钢管节点冲击试验 | 第28-65页 |
2.1 概述 | 第28页 |
2.2 目的 | 第28页 |
2.3 材料特性和传感器校准 | 第28-32页 |
2.3.1 试件材性 | 第28-30页 |
2.3.2 碟形弹簧的选用 | 第30-31页 |
2.3.3 传感器校核 | 第31-32页 |
2.4 试验方案 | 第32-40页 |
2.4.1 试件的设计与制作 | 第32-34页 |
2.4.2 试验装置与试件安装 | 第34-37页 |
2.4.3 荷载施加 | 第37-38页 |
2.4.4 测量方案 | 第38-40页 |
2.4.5 试验方法与流程 | 第40页 |
2.5 试验结果 | 第40-56页 |
2.5.1 冲击过程简析 | 第40-41页 |
2.5.2 试件破坏模态分析 | 第41-44页 |
2.5.3 冲击力(F)时程曲线 | 第44-46页 |
2.5.4 位移(U)时程曲线 | 第46-49页 |
2.5.5 应变(ε)时程曲线 | 第49-51页 |
2.5.6 试件残余变形与分析 | 第51-55页 |
2.5.7 试验结果初步总结 | 第55-56页 |
2.6 试验结果分析 | 第56-60页 |
2.6.1 预加轴力的影响 | 第56-58页 |
2.6.2 支主管宽度比(β)的影响 | 第58-60页 |
2.7 抗冲击性能分析 | 第60-63页 |
2.7.1 荷载位移曲线 | 第61-62页 |
2.7.2 能量耗散 | 第62-63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3章 有限元模拟与节点抗冲击机理分析 | 第65-79页 |
3.1 引言 | 第65页 |
3.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65-72页 |
3.2.1 试验模型简化 | 第65-66页 |
3.2.2 材料属性 | 第66-67页 |
3.2.3 荷载、边界条件与分析步设置 | 第67-68页 |
3.2.4 界面接触与约束 | 第68页 |
3.2.5 单元选取与沙漏控制 | 第68-69页 |
3.2.6 网格划分 | 第69-72页 |
3.3 模型的验证 | 第72-78页 |
3.3.1 试件破坏模态 | 第72-74页 |
3.3.2 冲击力时程曲线对比 | 第74-76页 |
3.3.3 位移时程曲线对比 | 第76-7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4章 抗冲击机理分析 | 第79-91页 |
4.1 概况 | 第79页 |
4.2 变形区分 | 第79-82页 |
4.3 能量耗散分析 | 第82-84页 |
4.4 节点变形发展过程 | 第84-85页 |
4.5 节点加强分析 | 第85-9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1-93页 |
5.1 结论 | 第91页 |
5.2 展望 | 第91-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100页 |
致谢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