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各国对外贸易论文--中国对外贸易论文--与各国贸易关系论文

后危机时代中美贸易摩擦问题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引言第9-14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0-13页
        1.2.1 关于中美贸易摩擦成因的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2 关于中美贸易摩擦政策建议的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本文的创新及不足第13-14页
第2章 贸易摩擦理论简述第14-18页
    2.1 保护贸易理论第14-15页
    2.2 宏观理论第15-16页
        2.2.1 国际收支发展阶段论角度研究贸易摩擦理论第15页
        2.2.2 生产力变化条件下的贸易摩擦理论第15-16页
    2.3 政治经济学理论第16页
    2.4 国际政治学理论第16-18页
        2.4.1 依附论第17页
        2.4.2 霸权稳定理论第17-18页
第3章 后危机时代中美贸易摩擦现状第18-28页
    3.1 中美贸易发展历程第18-22页
        3.1.1 起步发展时期第18-19页
        3.1.2 快速发展时期第19-21页
        3.1.3 深化发展时期第21-22页
    3.2 后危机时代中美贸易摩擦的新动向第22-28页
        3.2.1 涉案数量日益增多第23-25页
        3.2.2 贸易救济措施多样化、复杂化第25-26页
        3.2.3 涉案领域越来越广第26-28页
第4章 后危机时代中美贸易摩擦成因分析第28-36页
    4.1 中国方面因素第28-32页
        4.1.1 以“出口为导向”及“招商引资”等政策的持续作用第28-30页
        4.1.2 中国出口转型,中美产业结构趋同化第30-31页
        4.1.3 中国企业自身原因第31-32页
    4.2 美国方面因素第32-36页
        4.2.1 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的提出第32-33页
        4.2.2 美国国内党派间的争斗第33-34页
        4.2.3“中国威胁论”的鼓吹第34-36页
第5章 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第36-40页
    5.1 对中国的影响第36-38页
        5.1.1 积极影响第36-37页
        5.1.2 消极影响第37-38页
    5.2 对美国的影响第38-40页
        5.2.1 消费者福利未最大化第38-39页
        5.2.2 影响美国就业水平第39-40页
第6章 中美贸易摩擦与日美贸易摩擦比较研究第40-44页
    6.1 中美与日美贸易摩擦共性研究第40-42页
        6.1.1 中日相似的消费储蓄结构第40-41页
        6.1.2 中日对美偏高的贸易依存度,处理摩擦时被动第41页
        6.1.3 巨大的经济影响第41-42页
    6.2 中美和日美贸易摩擦差异研究第42-44页
        6.2.1 贸易摩擦涉及的企业性质不同第42-43页
        6.2.2 商品结构及保护手段不同第43-44页
第7章 后危机时代缓解中美贸易摩擦的政策建议第44-48页
    7.1 基于政府角度第44-46页
        7.1.1 刺激国内消费,扩大内需第44页
        7.1.2 优化国内产业结构第44-45页
        7.1.3 完善贸易救济体系,积极参与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第45页
        7.1.4 建立专业的贸易摩擦咨询服务机构第45-46页
        7.1.5 积极争取市场经济地位,加强同合作伙伴的对话第46页
    7.2 基于企业角度第46-48页
        7.2.1 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第46-47页
        7.2.2 拓宽国际市场,实施市场多元化第47页
        7.2.3 出口企业应积极应诉,保障自身最大利益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后记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主体功能区政府生态环境预算绩效评价研究
下一篇:基于博弈视角的P2P网络借贷监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