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机论文--交流电机论文--同步电机论文

转子磁分路混合励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效率分析与优化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注释表第13-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3页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第15-16页
    1.2 电机驱动系统效率优化控制技术研究现状第16-18页
        1.2.1 基于损耗模型的效率优化控制策略第16-17页
        1.2.2 基于搜索法的效率优化控制策略第17-18页
    1.3 混合励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及其控制技术研究现状第18-21页
    1.4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第21-23页
第二章 转子磁分路HESM驱动系统建模与仿真第23-38页
    2.1 转子磁分路HESM的结构原理第23页
    2.2 转子磁分路HESM的数学模型第23-27页
        2.2.1 d-q坐标系中的数学模型第24-25页
        2.2.2 d-q坐标系中的损耗模型第25-27页
    2.3 转子磁分路HESM驱动系统建模第27-37页
        2.3.1 转子磁分路HESM驱动系统第27-29页
        2.3.2 转子磁分路HESM本体模型第29-30页
        2.3.3 坐标变换模块第30页
        2.3.4 矢量脉宽调制模块第30-34页
        2.3.5 电流极性检测及电压补偿模块第34-36页
        2.3.6 转子磁分路HESM损耗模型第36页
        2.3.7 电流协调控制模块第36-37页
    2.4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三章 转子磁分路HESM效率优化控制策略第38-56页
    3.1 恒转矩区铜损最小控制策略第38-40页
        3.1.1 铜损最小控制策略研究第38-39页
        3.1.2 铜损最小控制策略仿真和分析第39-40页
    3.2 基于搜索法的损耗最小控制策略第40-45页
        3.2.1 基于梯度法自寻优的损耗最小控制策略研究第40-41页
        3.2.2 基于梯度法自寻优的损耗最小控制策略仿真和分析第41-42页
        3.2.3 基于黄金分割法自寻优的损耗最小控制策略研究第42-43页
        3.2.4 基于黄金分割法自寻优的损耗最小控制策略仿真和分析第43-45页
    3.3 基于损耗模型的混合励磁同步电机电流协调控制策略第45-51页
        3.3.1 基于损耗模型的混合励磁同步电机电流协调控制策略研究第45-48页
        3.3.2 基于损耗模型的混合励磁同步电机电流协调控制策略仿真和分析第48-51页
    3.4 励磁电流与电枢电流在高速弱磁区的运用第51-54页
        3.4.1 励磁电流弱磁扩速第51-52页
        3.4.2 直轴电流弱磁扩速第52-54页
    3.5 本章小结第54-56页
第四章 转子磁分路HESM驱动系统实验平台的构建与分析第56-71页
    4.1 同步电机的三种运行方式第56-57页
    4.2 PWM整流/逆变电路分析第57-60页
        4.2.1 单相桥式电压型整流/逆变电路第57-59页
        4.2.2 三相桥式电压型整流/逆变电路第59-60页
    4.3 节能型能量回馈式对拖实验平台第60-62页
    4.4 实验系统能量流分析第62-64页
        4.4.1 HESM电动运行第62-63页
        4.4.2 HESM发电运行第63-64页
    4.5 实验系统运行分析第64-68页
    4.6 硬件平台第68页
    4.7 软件系统第68-70页
        4.7.1 控制主程序第68-69页
        4.7.2 定时器下溢中断服务程序第69-70页
    4.8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五章 转子磁分路HESM实验验证与分析第71-82页
    5.1 励磁电流对起动性能的影响第71页
    5.2 励磁电流对空载损耗的影响第71-73页
    5.3 恒转矩运行特性实验与分析第73-77页
        5.3.1 励磁电流对电机性能的影响第73-74页
        5.3.3 电流协调控制下电机性能第74-77页
    5.4 恒功率运行特性实验与分析第77-81页
        5.4.1 励磁电流对电机性能的影响第77-78页
        5.4.2 电流协调控制下电机性能第78-81页
    5.5 本章小结第81-82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82-84页
    6.1 本文工作总结第82页
    6.2 后续工作展望第82-84页
参考文献第84-90页
致谢第90-91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增益Z源逆变器研究
下一篇:基于快速原子分解的电能质量扰动分析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