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0页 |
1.1 本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4-15页 |
1.2 泡沫铝及其填充结构的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2.1 泡沫铝的吸能性能及相关应用 | 第15-16页 |
1.2.2 薄壁铝合金的吸能性能及相关应用 | 第16页 |
1.2.3 泡沫铝填充薄壁结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 碳纤维及聚氨酯泡沫的研究 | 第17-18页 |
1.3.1 聚氨酯泡沫的吸能性能及相关应用 | 第17页 |
1.3.2 CFRP吸能性能及相关应用 | 第17-18页 |
1.3.3 聚氨酯泡沫填充CFRP薄壁结构研究现状 | 第18页 |
1.4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第2章 试验材料性能试验及试样准备 | 第20-34页 |
2.1 吸能性评价指标 | 第20-21页 |
2.2 实验准备及实验方法 | 第21-26页 |
2.2.1 铝合金材料参数标定实验 | 第21页 |
2.2.2 泡沫铝材料参数标定实验 | 第21-23页 |
2.2.3 CFRP材料参数标定实验 | 第23-24页 |
2.2.4 聚氨酯泡沫参数标定实验 | 第24-26页 |
2.2.5 实验方法 | 第26页 |
2.3 实验样品的准备 | 第26-31页 |
2.3.1 泡沫材料密度的确定 | 第26-28页 |
2.3.2 泡沫铝填充薄壁铝合金结构的样品准 | 第28-29页 |
2.3.3 聚氨酯泡沫填充碳纤维管的样品准备 | 第29-31页 |
2.4 实验样品几何参数 | 第31-3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4-46页 |
3.1 碳纤维锥管与铝合金锥管的吸能效果比较 | 第34-39页 |
3.1.1 变形模式 | 第34-37页 |
3.1.2 力-位移影响 | 第37-38页 |
3.1.3 吸能总量与比吸能比较 | 第38-39页 |
3.2 吸能效果的比较 | 第39-41页 |
3.2.1 变形模式 | 第39页 |
3.2.2 力-位移影响 | 第39-40页 |
3.2.3 吸能总量与比吸能比较 | 第40-41页 |
3.3 PU填充CFRP管与泡沫铝填充铝合金管的吸能效果比较 | 第41-45页 |
3.3.1 变形模式 | 第41-43页 |
3.3.2 力-位移影响 | 第43-44页 |
3.3.3 吸能总量与比吸能比较 | 第44-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内部泡沫芯体对外部薄壁吸能性能的影响 | 第46-53页 |
4.1 铝合金空心管与泡沫填充铝合金薄壁结构吸能效果的比较 | 第46-47页 |
4.2 CFRP空心管与PU填充的CFRP锥形结构吸能效果的比较 | 第47-52页 |
4.2.1 变形与失效模式比较与分析 | 第47-48页 |
4.2.2 力-位移曲线的比较 | 第48-51页 |
4.2.3 吸能能力的比较 | 第51-5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圆形截面泡沫填充CFRP结构的理论分析 | 第53-69页 |
5.1 CFRP薄壁结构主要失效模式简介 | 第53-54页 |
5.2 填充结构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54-56页 |
5.3 分析模型 | 第56-62页 |
5.3.1 CFRP圆锥管渐进破碎 | 第56-59页 |
5.3.2 中间的泡沫芯体的吸能 | 第59-62页 |
5.3.3 碳纤维与聚氨酯泡沫之间接触截面的分离吸能 | 第62页 |
5.4 结果与讨论 | 第62-68页 |
5.4.1 CFRP外壳的理论分析结果 | 第62-64页 |
5.4.2 PU泡沫芯体的理论分析结果 | 第64-65页 |
5.4.3 聚氨酯泡沫填充碳纤维管结构理论分析结果 | 第65-6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