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物权论文

我国融资租赁登记制度研究

摘要第3-6页
Abstract第6-10页
引言第15-16页
第一章 融资租赁登记制度概述第16-26页
    第一节 融资租赁的概念、特征以及租赁物的界定第16-21页
        一、融资租赁的概念第16-18页
        二、融资租赁的特征第18-19页
            (一) 融资租赁的交易结构特点第18页
            (二) 融资租赁合同具有不可中途解约性第18页
            (三) 融资租赁合同打破了合同相对性原则第18-19页
            (四) 融资租赁租赁物的所有者与占有者长期分离第19页
        三、租赁物的界定第19-21页
    第二节 融资租赁登记制度的理论依据第21-26页
        一、物权变动理论第21-24页
            (一) 物权变动及物权变动模式的选择第21-23页
            (二) 物权变动的公示公信原则理论第23-24页
        二、交易成本理论第24页
        三、融资租赁登记的功能第24-26页
第二章 构建融资租赁登记制度的必要性第26-33页
    第一节 融资租赁登记相关案例评析第26-30页
        一、善意取得制度确立后承租人擅自处分租赁物的典型案例第26-29页
        二、租赁物被法院查封、扣押的典型案例第29-30页
    第二节 构建融资租赁登记制度的重要意义第30-33页
        一、弥补动产物权公示方法的不足,保障交易安全第30-31页
        二、统一完善的融资租赁登记制度能够降低交易成本第31页
        三、协调善意取得制度,保护出租人物权第31-33页
第三章 我国融资租赁登记制度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第33-42页
    第一节 我国融资租赁登记制度发展现状第33-38页
        一、融资租赁登记公示系统运行现状及立法现状第33-38页
            (一) 融资租赁登记公示系统的运行现状第33-35页
            (二) 融资租赁登记立法现状第35-38页
        二、对我国融资租赁登记公示系统的评价第38页
    第二节 我国融资租赁登记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分析第38-42页
        一、融资租赁立法缺位,法律制度尚不健全第38-39页
        二、既有融资租赁登记公示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分析第39-42页
            (一) 登记机关不统一造成登记不便第39-40页
            (二) 融资租赁登记公示系统的法律效力问题第40-41页
            (三) 融资租赁登记公示系统的法定查询义务问题第41-42页
第四章 我国融资租赁登记制度建设的完善建议第42-50页
    第一节 尽快制定融资租赁法,为融资租赁登记提供法律依据第42-43页
    第二节 融资租赁登记规则的完善建议第43-50页
        一、融资租赁登记公示模式构建的建议第43-44页
        二、明确融资租赁登记机关第44-45页
        三、明确融资租赁登记的效力第45-46页
        四、规范融资租赁的登记程序第46-47页
        五、明确融资租赁登记的内容和原则第47-50页
            (一) 融资租赁登记的内容第47-49页
            (二) 融资租赁登记的原则第49-50页
结语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保护作品完整权的边界--以电影作品为例
下一篇:论实用新型专利的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