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时期道德建设探析
| 摘要 | 第4-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绪论 | 第11-17页 |
| 一、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 二、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三、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四、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5-17页 |
| 第一章 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及道德建设面临的挑战 | 第17-23页 |
|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涵义和特征 | 第17-19页 |
| (一) 全面深化改革的涵义 | 第17-18页 |
| (二) 全面深化改革的特征 | 第18-19页 |
| 二、现阶段我国道德建设面临的各方面挑战 | 第19-23页 |
| (一) 市场化的挑战 | 第19页 |
| (二) 全球化的挑战 | 第19-20页 |
| (三) 工业化的挑战 | 第20页 |
| (四) 城市化的挑战 | 第20-21页 |
| (五) 网络化的挑战 | 第21-23页 |
| 第二章 我国道德建设现状 | 第23-31页 |
| 一、现阶段我国道德建设与各项事业共同发展 | 第23-25页 |
| (一) 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为道德的进步奠定了基础 | 第23-24页 |
| (二) 当前道德进步的具体表现 | 第24-25页 |
| 二、现阶段我国道德失范的主要表现 | 第25-31页 |
| (一) 道德信仰缺失 | 第25-26页 |
| (二) 经济领域的道德失范 | 第26-27页 |
| (三) 政治领域的道德失范 | 第27页 |
| (四) 文化领域的道德失范 | 第27-31页 |
| 第三章 我国道德失范成因分析 | 第31-39页 |
|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 | 第31-32页 |
| (一) 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人片面追求物质 | 第31页 |
| (二) 城乡差距、贫富差距逐渐加大 | 第31-32页 |
| 二、立法建制方面 | 第32-34页 |
| (一) 法律法规不健全 | 第32-33页 |
| (二) 制度体系存在缺陷 | 第33-34页 |
| 三、多元思想文化的冲击 | 第34-35页 |
| 四、道德教育与个人因素 | 第35-39页 |
| (一) 学校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35-37页 |
| (二) 家庭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37-38页 |
| (三) 个人因素对道德行为的影响 | 第38-39页 |
| 第四章 我国道德建设路径探析 | 第39-47页 |
| 一、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 第39-40页 |
| 二、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相协调 | 第40-43页 |
| (一) 强化法律和制度的控制力 | 第41-42页 |
| (二) 确保法律实施的规范化 | 第42-43页 |
| 三、道德建设要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 | 第43页 |
| 四、牢固树立一元化的价值导向 | 第43-44页 |
| 五、全面改善道德教育 | 第44-47页 |
| (一) 道德教育要紧密联系现实生活 | 第44-45页 |
| (二) 道德教育要注重身教的榜样作用 | 第45-47页 |
| 结语和展望 | 第47-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 致谢 | 第53-5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