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海洋学论文--海洋调查与观测论文--调查与观测仪表论文

自容式湍流剖面观测仪设计与试验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1-21页
    1.1 海洋微尺度湍流第11-12页
        1.1.1 海洋湍流基本概念第11-12页
        1.1.2 海洋湍流研究的意义第12页
    1.2 海洋湍流观测的发展第12-16页
    1.3 国内外湍流观测仪器发展及现状第16-19页
    1.4 课题来源及意义第19页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工作第19-21页
2. 自容式湍流剖面观测仪的总体设计与工作原理第21-24页
    2.1 测量平台的总体设计第21-22页
    2.2 测量平台的工作原理第22-23页
    2.3 本章小结第23-24页
3. 自容式湍流剖面观测仪的单元结构设计第24-37页
    3.1 1500m耐压舱设计及水密设计第24-28页
        3.1.1 1500耐压舱强度稳定性与有限元分析第24-27页
        3.1.2 水密设计第27-28页
    3.2 主梁结构设计第28-29页
    3.3 主浮体设计第29-31页
    3.4 配平与下潜速度调节单元设计第31-32页
    3.5 传感器保护罩设计第32页
    3.6 电池方案设计第32-35页
    3.7 模块安装设计第35-36页
    3.8 本章小结第36-37页
4. 自容式湍流剖面观测仪的硬件电路设计与性能指标测试第37-54页
    4.1 电子系统总体设计第37-38页
    4.2 湍流观测原理及传感器选型第38-43页
        4.2.1 湍流测量原理第38-40页
        4.2.2 剪切流传感器选第40-41页
        4.2.3 姿态加速度传感器第41-43页
    4.3 STM32f107主控电路设计第43-46页
        4.3.1 STM32f107控制器电路第44-45页
        4.3.2 JTAG电路第45页
        4.3.3 通信串口电路第45-46页
    4.4 多路电源输出电路设计第46-48页
        4.4.1 主控模块供电电路第46-47页
        4.4.2 模拟板供电电路第47-48页
        4.4.3 姿态加速度传感器供电电路第48页
    4.5 多路数据采集电路设计第48-51页
        4.5.1 前置放大器第48-49页
        4.5.2 16路模拟通道电路第49页
        4.5.3 AD转换电路第49-50页
        4.5.4 采集卡控制电路第50-51页
    4.6 大容量存储电路设计第51-53页
    4.7 本章小结第53-54页
5. 室内试验第54-63页
    5.1 仪器舱耐压与水密检测试验第54-55页
    5.2 电子系统性能指标测试试验第55-60页
        5.2.1 前置放大电路放大性能测试第55-56页
        5.2.2 采集卡零漂与噪音测试第56-58页
        5.2.3 采集卡捕获能力性能测试第58-59页
        5.2.4 电子系统稳定性试验第59-60页
    5.3. 简易风场试验第60-62页
    5.4 本章小结第62-63页
6. 水库试验第63-66页
    6.1 试验目的第63页
    6.2 试验方案第63-64页
    6.3 试验过程第64页
    6.4 试验结论第64-66页
7. 与MSS90远海比测试验第66-71页
    7.1 试验介绍第66页
    7.2 比测数据分析第66-70页
        7.2.1 自容式湍流观测仪与MSS90下放速度对比第66-67页
        7.2.2 平台稳定分析第67-69页
        7.2.3 波数空间谱分析第69页
        7.2.4 耗散率对比第69-70页
    7.3 试验结论第70-71页
8. 总结与展望第71-72页
    8.1 总结第71页
    8.2 展望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4页
致谢第74-75页
个人简历第75-76页
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Synthesis of Ag3PO4-based Composites for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Organic Dyes
下一篇:群式站立式立管浮筒涡激振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