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桥梁施工论文--施工技术论文--架设方法论文--悬臂架设、悬臂灌注论文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悬浇施工控制研究与实践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7页
   ·连续梁桥悬浇施工发展概况第11-12页
   ·悬浇施工法概述第12-13页
   ·悬浇施工控制发展现状第13-16页
     ·施工控制的目的第13-14页
     ·施工监控的特点第14页
     ·施工监控的现状第14-16页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6-17页
第2章 悬浇施工连续梁桥的力学原理第17-29页
   ·施工力学的一般理论第17页
   ·悬浇施工力学分析第17-28页
     ·悬浇施工工艺第18-19页
     ·悬浇施工模拟假定第19-23页
       ·临时固结的模拟第20-21页
       ·施工荷载模拟第21-22页
       ·边跨合龙模拟第22-23页
     ·悬浇施力学计算方法第23-28页
       ·悬浇节段力学分析第23-24页
       ·体系转换力学分析第24-27页
       ·落梁(拆除临时固结)的力学分析第27-28页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3章 悬臂施工控制内容和方法第29-35页
   ·施工控制的内容第29-31页
     ·施工控制的影响因素第29-30页
     ·施工控制的主要内容第30-31页
   ·施工控制方法第31页
   ·有限元计算方法第31-32页
   ·施工预拱度的设置原理第32-34页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4章 通湖大桥施工控制计算第35-58页
   ·工程概况第35-37页
   ·计算模型第37-39页
   ·竖向线形计算第39-50页
     ·施工各阶段主梁线形变化第39-41页
     ·最大悬臂状态的变形分析第41-44页
       ·累计节点位移分析第41-43页
       ·各施工步骤对节点阶段位移的影响第43-44页
     ·合拢及运营阶段各节点位移第44-46页
     ·位移的影响因素分析第46-50页
       ·计算参数分析第46-47页
       ·温度效应影响分析第47页
       ·徐变分析综述第47-50页
   ·应力计算结果第50-52页
   ·立模标高分析第52-56页
     ·各种标高的概念第52-53页
     ·预拱度和立模标高的确定第53-56页
   ·本章小节第56-58页
第5章 通湖大桥施工监控过程和结果分析第58-89页
   ·通湖大桥施工监测的实施第58-68页
     ·监测内容第58页
     ·挠度监测的实施第58-61页
       ·主梁挠度测点布置和观测第58-59页
       ·墩柱沉降观测和挂篮试验第59-61页
     ·预拱度的计算误差识别与修正第61-67页
       ·挂篮挠度变形修正第61-64页
       ·预应力钢束张拉效应修正第64-65页
       ·消除温度变化对挠度和预拱度的影响第65-66页
       ·立模标高的突变及处理第66-67页
     ·应力监测的实施第67-68页
     ·温度监测的实施第68页
   ·线形监测结果分析第68-77页
     ·梁体阶段挠度分析第69-74页
       ·混凝土浇注引起的主梁阶段挠度第69-70页
       ·张拉预应力引起的主梁阶段挠度第70-72页
       ·边跨合拢引起的梁体阶段挠度第72页
       ·落梁引起主梁的阶段位移第72-73页
       ·中跨合拢引起主梁阶段位移第73-74页
     ·主梁累计位移分析第74-76页
       ·悬臂施工阶段梁体累积挠度第74-75页
       ·边跨合拢后梁体累积挠度第75页
       ·中跨合拢后梁体累积挠度第75-76页
     ·全桥合拢后线形监控结果分析第76-77页
   ·应力监测结果分析第77-79页
   ·实践经验与临控程序化第79-87页
     ·准备工作第79-81页
       ·各方资料交流与协同第79页
       ·监控设备准备第79-81页
     ·模拟分析第81页
     ·悬臂施工监测第81-87页
       ·挂篮预压荷载试验第81-83页
       ·高程监测第83-85页
       ·应力监测第85-86页
       ·其他监测第86-87页
     ·合拢段监测第87页
   ·本章小结第87-89页
第6章 结论与建议第89-93页
   ·悬浇施工力学原理与仿真总结第89-90页
   ·施工监控总结第90-91页
   ·创新点第91页
   ·进一步研究工作第91-9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参加科研项目第93-94页
致谢第94-95页
参考文献第95-97页
附录A 施工现场图片第97-100页
附录B 国内外规范K、μ取值对比第100-101页
附录C 主梁各控制节点累计挠度表第101-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利福平在罗氏培养基和7H9培养基中稳定性的研究
下一篇:隧道内外ZigBee与GPS综合定位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