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中的高阶QAM实现技术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18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5-16页 |
1.1.1 QAM调制技术 | 第15页 |
1.1.2 FPGA在无线通信中的应用 | 第15-16页 |
1.2 全数字QAM接收机研究动态 | 第16-17页 |
1.3 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17-18页 |
第二章 QAM通信系统架构 | 第18-30页 |
2.1 系统传输模型 | 第18-20页 |
2.1.1 QAM信号特点 | 第18-19页 |
2.1.2 收发机基本构造 | 第19-20页 |
2.2 数据抗噪处理与关系映射 | 第20-25页 |
2.2.1 扰码与解扰码 | 第20-21页 |
2.2.2 差分编码与差分解码 | 第21-22页 |
2.2.3 电平集映射 | 第22-24页 |
2.2.4 脉冲成型与匹配滤波 | 第24-25页 |
2.3 接收机中的三个核心模块 | 第25-29页 |
2.3.1 码定时恢复 | 第26页 |
2.3.2 载波同步 | 第26-29页 |
2.3.3 自适应均衡 | 第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QAM调制解调系统方案设计 | 第30-53页 |
3.1 QAM基带发送方案设计 | 第30-32页 |
3.1.1 随机数据源 | 第30页 |
3.1.2 数据加扰码 | 第30页 |
3.1.3 星座电平映射 | 第30-31页 |
3.1.4 脉冲成型滤波 | 第31-32页 |
3.2 QAM基带接收方案设计 | 第32-52页 |
3.2.1 码定时恢复算法设计 | 第32-39页 |
3.2.2 载波同步算法设计 | 第39-46页 |
3.2.3 盲均衡算法设计 | 第46-52页 |
3.3 QAM射频收发方案设计 | 第5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基于FPGA的硬件系统方案实现 | 第53-72页 |
4.1 系统硬件开发平台介绍 | 第53-56页 |
4.1.1 ML605评估板 | 第53-54页 |
4.1.2 射频收发芯片AD9361 | 第54-56页 |
4.2 软件无线电平台的动态配置 | 第56-60页 |
4.2.1 配置接口设计 | 第56-57页 |
4.2.2 上位机软件设计 | 第57-60页 |
4.3 晶振校准与数据接口设计 | 第60-66页 |
4.3.1 晶振参数校准 | 第60-61页 |
4.3.2 数据接口设计 | 第61-66页 |
4.4 浮点数量化与定点数仿真 | 第66页 |
4.5 关键模块的FPGA设计与优化 | 第66-71页 |
4.5.1 全局时钟管理 | 第66-68页 |
4.5.2 均方误差求取 | 第68-69页 |
4.5.3 计算加速 | 第69-70页 |
4.5.4 时序约束与位置约束 | 第70-7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五章 系统测试与结果分析 | 第72-86页 |
5.1 系统测试方案 | 第72-75页 |
5.1.1 测试环境搭建 | 第72-73页 |
5.1.2 基带参数说明 | 第73-74页 |
5.1.3 收发机增益配置 | 第74-75页 |
5.2 Cable信道测试 | 第75-80页 |
5.2.1 码定时恢复模块 | 第76-77页 |
5.2.2 载波同步模块 | 第77-78页 |
5.2.3 信道均衡模块 | 第78-80页 |
5.3 Wireless信道测试 | 第80-84页 |
5.3.1 码定时恢复模块 | 第81-82页 |
5.3.2 载波同步模块 | 第82-83页 |
5.3.3 信道均衡模块 | 第83-84页 |
5.4 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 第84-8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86-87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86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91-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