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民用建筑论文--居住建筑论文--传统住宅(民居)论文

新民居功能模块研究与设计--以曲靖市松林村新民居设计为例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一章 新民居建设概况第12-24页
    1.1 美丽乡村建设与新民居第12-13页
        1.1.1 美丽乡村建设在我国的发展第12页
        1.1.2 新民居建设的现状及问题第12-13页
    1.2 有关模块化的研究与实践第13-19页
        1.2.1 国内外模块化的相关研究第13-16页
        1.2.2 模块化在现代住宅中的研究案例第16-19页
    1.3 有关新民居的研究与实践第19-20页
    1.4 新民居功能模块研究的应用与推广第20-22页
        1.4.1 模块化设计的可行性分析第20-21页
        1.4.2 新民居功能模块研究的步骤第21-22页
        1.4.3 应用与推广第22页
    1.5 研究方法第22-23页
    1.6 研究框架第23-24页
第二章 曲靖市郊及周边县区新民居建设现状调研分析第24-44页
    2.1 曲靖地区概况第24-25页
        2.1.1 地理范围第24页
        2.1.2 自然资源第24页
        2.1.3 气候条件第24页
        2.1.4 人口及经济情况第24-25页
    2.2 调查地点及内容第25-26页
        2.2.1 调查地点第25-26页
        2.2.2 调查内容第26页
        2.2.3 调查方法第26页
    2.3 曲靖地区新民居调研概况第26-43页
        2.3.1 村庄基本问题第26-27页
        2.3.2 调研情况汇总第27-30页
        2.3.3 新民居建设情况第30-40页
        2.3.4 新民居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第40-43页
    2.4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三章 多维视野下新民居设计的理论基础及策略第44-50页
    3.1 设计思路——模块化设计理论第44-45页
        3.1.1 模块化设计思想第44页
        3.1.2 模块化设计方法第44-45页
    3.2 分析方法——原型理论第45页
        3.2.1 原型理论分析法第45页
        3.2.2 区域建筑原型解析第45页
    3.3 拓展媒介——拓扑形态学第45-47页
        3.3.1 拓扑建筑学原理第45-46页
        3.3.2 区域建筑拓扑第46-47页
    3.4 技术应对——适宜性建造策略第47-49页
        3.4.1 适宜性技术概念解析第47页
        3.4.2 设计手法第47-49页
    3.5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四章 新民居功能模块尺度界定第50-80页
    4.1 居住需求空间需求的影响参数第50-52页
        4.1.1 家庭结构的划分第50页
        4.1.2 生活生产模式类型第50-51页
        4.1.3 宅基地面积的限制第51-52页
    4.2 生活性功能模块第52-70页
        4.2.1 堂屋与客厅第52-56页
        4.2.2 卧室第56-62页
        4.2.3 厨房第62-65页
        4.2.4 餐厅第65-67页
        4.2.5 卫生间第67-69页
        4.2.6 多功能房第69页
        4.2.7 生活储藏第69-70页
    4.3 生产性功能模块第70-74页
        4.3.1 庭院第70-73页
        4.3.2 特定生产用房第73-74页
    4.4 商业服务性功能模块第74-78页
        4.4.1 餐馆第75-76页
        4.4.2 专业商店第76-78页
        4.4.3 客栈第78页
    4.5 本章小结第78-80页
第五章 功能模块组合及形态拓展第80-102页
    5.1 基本功能模块的类型设定及提取第80-84页
        5.1.1 功能模块的类型设定第80页
        5.1.2 模块所承载的功能说明第80-83页
        5.1.3 模块的结构类型第83-84页
    5.2 功能模块组合方式说明第84-85页
    5.3 功能模块组合——居住基本型第85-91页
        5.3.1 原型建立第85页
        5.3.2 居住原型——一字型第85-88页
        5.3.3 居住原型——方型第88-89页
        5.3.4 居住原型——L型第89-90页
        5.3.5 居住原型——U型第90-91页
    5.4 居住原型的形态功能拓展第91-93页
        5.4.1 组合院落第91页
        5.4.2 阳光间层第91页
        5.4.3 通风廊道第91-93页
        5.4.4 楼梯竖井第93页
        5.4.5 屋顶间层第93页
    5.5 产业功能拓展第93-99页
        5.5.1 纯农业生产家庭——农第93-95页
        5.5.2 家庭生产家庭——工第95-96页
        5.5.3 商业服务家庭——商第96-98页
        5.5.4 务工、政府工作型——仕第98-99页
    5.6 地貌应对策略第99-101页
        5.6.1 滨水第99-100页
        5.6.2 坡地第100-101页
    5.7 本章小结第101-102页
第六章 新民居设计的单体建构第102-116页
    6.1 示范点概述第102-107页
        6.1.1 松林村概况第102-103页
        6.1.2 新民居现状及问题第103-105页
        6.1.3 特殊产业第105-106页
        6.1.4 调查问卷第106-107页
        6.1.5 家庭类别划分第107页
    6.2 新民居设计策略及方法第107-114页
        6.2.1 原型的多种拓展第107-108页
        6.2.2 “居室+产业”的可选择性第108-109页
        6.2.3 防火疏散相关考虑与处理第109-110页
        6.2.4 装配式厨房卫生间第110-111页
        6.2.5 建筑材料的选择与风貌的传承第111-114页
    6.3 适宜性建造策略中的能源利用第114-115页
        6.3.1 太阳能热水系统第114页
        6.3.2 沼气池的应用第114-115页
        6.3.3 简易阳光间第115页
    6.4 本章小结第115-116页
第七章 结语第116-118页
致谢第118-120页
参考文献第120-124页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124-126页
附录B:曲靖新民居调查问卷第126-130页
附录C:图片索引第130-132页

论文共1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民族贫困地区传统聚落再生研究--以怒江秋那桶村为例
下一篇:抚仙湖湖滨区空间生产特征与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