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4-17页 |
2 研究基础 | 第17-31页 |
2.1 FTRACE动态跟踪技术 | 第17-22页 |
2.1.1 Ftrace概述 | 第17-18页 |
2.1.2 Ftrace组成及跟踪原理 | 第18-20页 |
2.1.3 Ftrace配置与使用 | 第20-22页 |
2.2 KPROBEs内核调试技术 | 第22-27页 |
2.2.1 Kprobes概述 | 第22-23页 |
2.2.2 Kprobes探测原理 | 第23-26页 |
2.2.3 Kprobes启用及相关接口 | 第26-27页 |
2.3 ZABBIX报警响应机制 | 第27-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3 内核函数潜在安全风险等级的研究与划分 | 第31-49页 |
3.1 系统调用分类及潜在安全风险分级 | 第31-37页 |
3.1.1 系统调用概述 | 第31-32页 |
3.1.2 总体分类与分级标准 | 第32页 |
3.1.3 系统调用安全风险等级分级示例 | 第32-37页 |
3.2 内核函数潜在安全风险分级 | 第37-46页 |
3.2.1 高风险系统调用对应的内核函数 | 第38-44页 |
3.2.2 存在已知漏洞的内核函数 | 第44页 |
3.2.3 安全敏感内核函数 | 第44-45页 |
3.2.4 低安全风险内核函数 | 第45-46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6-49页 |
4 系统防护原型的设计与实现 | 第49-65页 |
4.1 总体设计 | 第49-51页 |
4.2 待监控内核函数集获取方法 | 第51-53页 |
4.2.1 内核函数白名单获取方法 | 第51-52页 |
4.2.2 频繁被调内核函数集获取方法 | 第52-53页 |
4.3 基于KPROBES的内核函数实时监控及自动构建 | 第53-55页 |
4.4 内核函数异常调用情况分类处理 | 第55-59页 |
4.4.1 基于内核监控模块的异常处理 | 第55-57页 |
4.4.2 基于Zabbix的异常告警与处理 | 第57-59页 |
4.5 原型构建 | 第59-63页 |
4.5.1 针对特定服务进程的内核函数白名单的获取 | 第59-60页 |
4.5.2 频繁被调内核函数集的跟踪选取 | 第60-62页 |
4.5.3 内核函数监控集的计算确立 | 第62页 |
4.5.4 监控模块的自动构建 | 第62-6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5 原型测试与结果分析 | 第65-73页 |
5.1 功能测试与分析论证 | 第65-69页 |
5.1.1 特权服务进程攻击防护测试验证 | 第65-68页 |
5.1.2 非特权服务进程攻击防护分析论证 | 第68-69页 |
5.2 性能测试 | 第69-71页 |
5.2.1 时延测试 | 第69-71页 |
5.2.2 带宽测试 | 第71页 |
5.3 相关工作比较 | 第71-7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73-75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73-74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附录A | 第79-81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1-85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