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水产、渔业论文--水产保护学论文--甲壳类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

寄生性甲藻血卵涡鞭虫流行病学及致病机理初探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35页
    1.1 三疣梭子蟹第13-16页
        1.1.1 三疣梭子蟹分类地位及其地理分布第13页
        1.1.2 三疣梭子蟹养殖现状第13-14页
        1.1.3 三疣梭子蟹主要流行病研究进展第14-16页
    1.2 三疣梭子蟹寄生性病原—血卵涡鞭虫第16-30页
        1.2.1 分类地位第16-17页
        1.2.2 宿主种类及分布地域第17-22页
        1.2.3 生活史第22-26页
        1.2.4 遗传多样性第26-29页
        1.2.5 传播方式与途径第29-30页
    1.3 甲壳动物免疫防御机制第30-33页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第33-35页
        1.4.1 研究目的、内容第33-34页
        1.4.2 研究意义第34-35页
第二章 中国沿海地区血卵涡鞭虫流行病学研究及其新宿主的分子生物学鉴定第35-49页
    2.1 前言第35-36页
    2.2 实验材料与试剂第36页
        2.2.1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第36页
        2.2.2 主要试剂第36页
        2.2.3 实验所需其他试剂及具体配置方法第36页
        2.2.4 实验材料第36页
    2.3 实验方法第36-40页
        2.3.1 样品采集第36-38页
        2.3.2 病原检测第38-40页
        2.3.3 分子测序和遗传学分析第40页
    2.4 结果与分析第40-45页
        2.4.1 野生三疣梭子蟹、拟穴青蟹和日本蟳的血卵涡鞭虫感染状况第40-41页
        2.4.2 养殖三疣梭子蟹血卵涡鞭虫感染状况第41-44页
        2.4.3 血卵涡鞭虫分子生物学鉴定第44-45页
    2.5 讨论第45-48页
    2.6 小结第48-49页
第三章 血卵涡鞭虫体外培养及生活史初步研究第49-59页
    3.1 前言第49-50页
    3.2 实验材料与试剂第50页
        3.2.1 主要实验仪器第50页
        3.2.2 主要的实验试剂第50页
        3.2.3 实验所需其他试剂及具体配置方法第50页
        3.2.4 实验材料第50页
    3.3 实验方法第50-52页
        3.3.1 培养液的配置第50-51页
        3.3.2 血卵涡鞭虫的分离纯化第51页
        3.3.3 血卵涡鞭虫的体外培养第51页
        3.3.4 血卵涡鞭虫生活史形态观察第51-52页
    3.4 结果与分析第52-56页
    3.5 讨论第56-58页
    3.6 小结第58-59页
第四章 血卵涡鞭虫感染三疣梭子蟹的病原形态学及组织病理学变化第59-75页
    4.1 前言第59页
    4.2 实验材料与试剂第59-60页
        4.2.1 主要实验仪器第59-60页
        4.2.2 主要实验试剂第60页
        4.2.3 其它所需试剂及配置方法第60页
        4.2.4 实验材料第60页
    4.3 实验方法第60-62页
        4.3.1 病原检测第60页
        4.3.2 感染实验第60-61页
        4.3.3 病理组织样品制备及观察第61-62页
    4.4 结果与分析第62-71页
        4.4.1 样品感染率和感染程度第62-63页
        4.4.2 血淋巴中寄生虫形态学检测第63-64页
        4.4.3 寄生虫组织病理学形态第64-66页
        4.4.4 宿主主要器官和组织病理学变化第66-71页
    4.5 讨论第71-73页
    4.6 小结第73-75页
第五章 三疣梭子蟹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基因的全长cDNA克隆及表达分析第75-100页
    5.1 前言第75-76页
    5.2 实验材料与试剂第76-77页
        5.2.1 主要实验仪器第76页
        5.2.2 主要实验试剂第76页
        5.2.3 实验所需其他试剂及具体配置方法第76-77页
        5.2.4 实验材料第77页
    5.3 实验方法第77-90页
        5.3.1 分离获得血卵涡鞭虫第77页
        5.3.2 GPx基因全长克隆取样及样品处理第77-78页
        5.3.3 GPx基因全长cDNA序列的克隆第78-88页
        5.3.4 受血卵涡鞭虫感染侵染后,PtGPx基因的转录表达变化第88-90页
    5.4 结果与分析第90-96页
        5.4.1 GPx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第90-92页
        5.4.2 PtGPx蛋白序列的三维结构预测第92页
        5.4.3 PtGPx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和系统发育分析第92-94页
        5.4.4 血卵涡鞭虫感染后PtGPx基因的转录表达变化第94-96页
    5.5 讨论第96-98页
    5.6 小结第98-100页
第六章 结论第100-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12页
附录第112-119页
    附录 1第112-114页
    附录 2第114-115页
    附录 3第115-117页
    附录 4第117-119页
致谢第119-120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20-121页
    作者简历第120页
    已发表(或正式接受)的学术论文第120-121页
    申请或已获得的专利第121页

论文共12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循证口腔医学在口腔修复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下一篇:养殖池塘水质生态修复技术与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