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吡啶羧酸类配体构筑的新型功能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性质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前言第9-32页
    1.1 超分子化学和晶体工程简介第9-10页
    1.2 配位聚合物第10-25页
        1.2.1 配位化学与配位聚合物简介第10-11页
        1.2.2 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方法第11-13页
        1.2.3 影响配位聚合物结构的因素第13-16页
        1.2.4 配位聚合物的结构第16-17页
        1.2.5 配位聚合物的实际应用第17-25页
    1.3 本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25页
    1.4 本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第25-27页
    参考文献第27-32页
第二章 以 5-氟烟酸构筑的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研究第32-68页
    2.1 实验部分第33-38页
        2.1.1 试剂与仪器第33页
        2.1.2 配合物 1–13 的合成第33-36页
        2.1.3 配合物 1–13 的晶体结构测定第36-38页
    2.2 结果与讨论第38-50页
        2.2.1 配合物 1–13 的晶体结构第38-45页
        2.2.2 5-氟烟酸的配位模式和配合物 1–13 的结构比较第45页
        2.2.3 配合物 1–13 的热稳定性和PXRD分析第45-46页
        2.2.4 配合物 3、4、9、11 和13的发光性能研究第46-47页
        2.2.5 配合物 1、2、7、8、10 和12的磁性质研究第47-50页
    2.3 小结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7页
    附表第57-68页
第三章 以 5-(6-羧基吡啶3基)-间苯二甲酸构筑的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研究第68-101页
    3.1 实验部分第69-74页
        3.1.1 试剂与仪器第69页
        3.1.2 配合物 14–23 的合成第69-73页
        3.1.3 配合物 14–23 的晶体结构测定第73-74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74-87页
        3.2.1 配合物 14–23 的晶体结构第74-81页
        3.2.2 H_2L–/HL~2–/L~3–不同的配位模式和配合物 14–23 的结构比较第81页
        3.2.3 配合物 14–23 的热稳定性和PXRD分析第81-82页
        3.2.4 配合物14和 20 的发光性能研究第82-83页
        3.2.5 配合物 14–19 和 21–23 的磁性质研究第83-87页
    3.3 小结第87-88页
    参考文献第88-95页
    附表第95-101页
结论第101-102页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02-103页
致谢第103页

论文共10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聚多巴胺类涂层毛细管的制备及其在毛细管电色谱手性分离中的应用
下一篇:武乡地区构造裂隙发育规律及对页岩气赋存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