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PEG基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及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循环性能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16-33页
    1.1 引言第16页
    1.2 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第16-19页
        1.2.1 传统液态电解质电池和全固态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区别第17-18页
        1.2.2 SPE的使用要求和特点第18-19页
    1.3 固体电解质第19-31页
        1.3.1 无机固体电解质第20-23页
        1.3.2 聚合物电解质第23-31页
            1.3.2.1 聚合物电解质概述第23页
            1.3.2.2 PEO基聚合物电解质第23-31页
    1.4 课题的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第31-33页
第2章 PEG基聚合物电解质的合成及性能研究第33-55页
    2.1 引言第33-34页
    2.2 实验部分第34-40页
        2.2.1 试剂与仪器第34-35页
        2.2.2 PEG基梳状聚合物的合成第35-38页
        2.2.3 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第38-39页
        2.2.4 全固态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组装第39-40页
    2.3 测试与表征第40-41页
        2.3.1 梳状共聚物的合成表征第40页
            2.3.1.1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第40页
            2.3.1.2 核磁共振(H1NMR)第40页
        2.3.2 聚合物电解质的性能分析第40-41页
            2.3.2.1 差式扫描量热仪(DSC)第40页
            2.3.2.2 热失重(TGA)第40页
            2.3.2.3 线性扫描伏安(LSV)第40页
            2.3.2.4 电化学交流阻抗谱(AC impedence)第40页
            2.3.2.5 动态流变仪(DHR)第40-41页
            2.3.2.6 离子迁移数第41页
        2.3.3 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的表征第41页
            2.3.3.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第41页
            2.3.3.2 充放电测试第41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41-53页
        2.4.1 梳状共聚物的合成第41-43页
        2.4.2 聚合物电解质的性能第43-48页
        2.4.3 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性能第48-53页
            2.4.3.1 聚合物侧链长度对充放电性能的影响第48页
            2.4.3.2 正极厚度对充放电性能的影响第48-50页
            2.4.3.3 温度对充放电性能的影响第50-51页
            2.4.3.4 循环性能与倍率性能的研究结果第51-53页
    2.5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3章 PEG基聚合物电解质改性的复合正极的制备及其电池性能的研究第55-69页
    3.1 引言第55-56页
    3.2 实验部分第56-57页
    3.3 测试表征第57-58页
        3.3.1 扫描电子显微镜第57页
        3.3.2 电化学交流阻抗谱第57页
        3.3.3 充放电测试第57-58页
    3.4 影响全固态电池容量的因素与讨论第58-67页
        3.4.1 复合正极中聚合物电解质包覆量分析第58-60页
        3.4.2 复合正极厚度对容量的影响第60-62页
        3.4.3 SPE1000锂盐含量分析第62-63页
        3.4.4 不同侧链分子量SPE分析第63-64页
        3.4.5 温度对容量的影响第64-65页
        3.4.6 循环性能与倍率性能的研究结果第65-67页
    3.5 复合正极(聚合物电解质包覆)容量提高的机理第67-68页
    3.6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结论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8页
附录: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成果第78-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含缺陷特高压GIS壳体安全性研究
下一篇:LED光源二次配光的新型自由曲面透镜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