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局部测量方法的堆石料变形特性试验研究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1 绪论 | 第7-14页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7-8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8-12页 |
1.2.1 室内试验技术发展水平 | 第8-9页 |
1.2.2 小应变阶段静力变形特性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3 动力变形特性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2 试验设备及试验方案 | 第14-20页 |
2.1 引言 | 第14页 |
2.2 试验设备 | 第14-17页 |
2.3 试验内容 | 第17-18页 |
2.4 试验方法 | 第18-19页 |
2.5 小结 | 第19-20页 |
3 局部位移计制作 | 第20-27页 |
3.1 引言 | 第20页 |
3.2 电阻应变片及应变效应 | 第20-21页 |
3.3 测量原理 | 第21-23页 |
3.4 局部位移计制作 | 第23-26页 |
3.4.1 局部位移计结构与原理 | 第23-24页 |
3.4.2 局部位移计制作材料 | 第24页 |
3.4.3 局部位移计制作方法 | 第24-26页 |
3.4.4 局部位移计标定 | 第26页 |
3.5 小结 | 第26-27页 |
4 小应变阶段堆石料静力变形特性试验研究 | 第27-40页 |
4.1 引言 | 第27页 |
4.2 邓肯-张E-v本构模型 | 第27-30页 |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0-39页 |
4.3.1 应力-应变关系 | 第30-33页 |
4.3.2 体应变 | 第33-35页 |
4.3.3 泊松比 | 第35-37页 |
4.3.4 剪胀特性 | 第37-39页 |
4.4 小结 | 第39-40页 |
5 堆石料动剪切模量及阻尼比试验研究 | 第40-64页 |
5.1 引言 | 第40页 |
5.2 等效线性模型简介 | 第40-43页 |
5.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3-63页 |
5.3.1 动剪切模量与动剪应变的关系 | 第43-45页 |
5.3.2 最大动剪切模量 | 第45-52页 |
5.3.3 归一化动剪切模量 | 第52-59页 |
5.3.4 阻尼比 | 第59-63页 |
5.4 小结 | 第63-64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6.1 结论 | 第64-65页 |
6.2 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