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四川盆地五百梯至巫山坎连片石炭系储层预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1 川东石炭系成藏条件第10-11页
        1.2.2 川东石炭系地层地质及地球物理特征第11页
        1.2.3 川东石炭系储层预测效果分析第11-12页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2-13页
        1.3.1 研究内容第12页
        1.3.2 研究技术路线第12-13页
    1.4 完成的工作量第13页
    1.5 论文的主要成果第13-15页
        1.5.1 地震资料处理第13-14页
        1.5.2 地震资料解释第14页
        1.5.3 石炭系储层预测第14-15页
第二章 五百梯-巫山坎连片区域概况第15-17页
    2.1 研究区域位置第15-16页
    2.2 地震地质条件第16-17页
第三章 地震资料处理第17-37页
    3.1 原始资料分析第17-22页
        3.1.1 资料品质分析第17-18页
        3.1.2 静校正分析第18页
        3.1.3 干扰波分析第18-19页
        3.1.4 频率分析第19-20页
        3.1.5 能量分析第20-22页
        3.1.6 子波一致性分析第22页
    3.2 处理技术措施研究第22-23页
    3.3 试验处理第23-33页
        3.3.1 静校正验证处理第23-24页
        3.3.2 叠前噪声衰减处理第24-26页
        3.3.3 相对振幅保持处理第26-28页
        3.3.4 地表一致性反褶积处理第28-29页
        3.3.5 速度分析和剩余静校正第29-32页
        3.3.6 叠前时间偏移处理第32-33页
    3.4 处理流程及参数第33-34页
    3.5 处理效果及分析第34-36页
        3.5.1 处理剖面效果分析第34-36页
        3.5.2 新老资料处理效果对比第36页
    3.6 处理技术研究结论及认识第36-37页
第四章 地震资料构造解释第37-55页
    4.1 时间剖面质量分析第37-38页
    4.2 地质层位标定及波形特征第38-41页
        4.2.1 地质层位标定第38-40页
        4.2.2 波形特征第40-41页
    4.3 剖面对比解释第41-43页
    4.4 构造图的编制第43-46页
        4.4.1 时深转换速度的确定第43-44页
        4.4.2 构造图的编制第44-46页
    4.5 构造解释第46-50页
        4.5.1 地面构造第46页
        4.5.2 地腹构造第46-47页
        4.5.3 主要圈闭描述第47-50页
    4.6 断层第50-51页
    4.7 新、老成果对比第51-54页
        4.7.1 新老成果构造对比第51-53页
        4.7.2 新、老成果断层对比第53-54页
    4.8 成果可靠性分析第54-55页
第五章 石炭系储层预测第55-80页
    5.1 石炭系厚度预测第55-69页
        5.1.1 石炭系沉积特征第55-57页
        5.1.2 石炭系岩性特征第57-58页
        5.1.3 振幅法预测石炭系厚度第58-62页
        5.1.4 速度反演预测石炭系厚度第62-68页
        5.1.5 石炭系复合圈闭第68-69页
    5.2 石炭系储层预测第69-80页
        5.2.1 储层地质特征第69-70页
        5.2.2 储层电测井响应特征第70-71页
        5.2.3 储层地震响应特征第71-77页
        5.2.4 储层平面图件编制第77-80页
第六章 认识与结论第80-82页
    6.1 认识第80页
    6.2 结论第80-82页
致谢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M油田主力区块油藏描述研究
下一篇:柴达木盆地尕斯库勒油田N21油藏储层构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