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5页 |
1.1 椎间盘退变 | 第13-16页 |
1.1.1 椎间盘组成 | 第13-14页 |
1.1.2 椎间盘的退变过程 | 第14-15页 |
1.1.3 导致椎间盘退变的因素 | 第15-16页 |
1.2 高温必需因子丝氨酸蛋白酶 1(HtrA1) | 第16-21页 |
1.2.1 HtrA1概述 | 第16页 |
1.2.2 HtrA1参与的骨骼疾病 | 第16-19页 |
1.2.2.1 肌肉骨骼疾病(Musculoskeletal Disease,MSDS) | 第16-17页 |
1.2.2.2 风湿性疾病(Rheumatic Disorders) | 第17-18页 |
1.2.2.3 年龄相关的骨质疏松症(Age-Related Osteoporosis) | 第18-19页 |
1.2.2.4 肌肉萎缩症(Muscular Dystrophy) | 第19页 |
1.2.3 HtrA1在椎间盘退变(IVD)中的作用 | 第19-21页 |
1.3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 | 第21-22页 |
1.3.1 MMPs的特点 | 第21页 |
1.3.2 MMPs的分类 | 第21-22页 |
1.3.3 MMPs在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 | 第22页 |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方法、意义及试验方案 | 第22-25页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1.4.2 研究方法及技术 | 第23页 |
1.4.3 研究意义 | 第23页 |
1.4.4 技术路线 | 第23-25页 |
第二章.椎间盘退变患者髓核组织中HtrA1及MMPs的表达 | 第25-38页 |
2.1 材料 | 第25-27页 |
2.1.1 实验对象 | 第25-26页 |
2.1.2 实验试剂 | 第26页 |
2.1.3 溶液配制 | 第26页 |
2.1.4 实验耗材 | 第26-27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7-30页 |
2.2.1 椎间盘髓核组织的分离 | 第27页 |
2.2.2 RNA的提取 | 第27-28页 |
2.2.3 逆转录合成cDNA | 第28页 |
2.2.4 设计及合成引物 | 第28-29页 |
2.2.5 荧光定量PCR检测各基因的mRNA的表达水平 | 第29页 |
2.2.6 髓核组织总蛋白的提取 | 第29页 |
2.2.7 Western-blot检测髓核组织HtrA1和MMPs蛋白 | 第29-30页 |
2.2.8 统计分析 | 第30页 |
2.3 结果 | 第30-35页 |
2.3.1 椎间盘退变患者的改良Thompson分级的分级标准和例数 | 第30页 |
2.3.2 椎间盘退变患者以及对照者髓核组织HtrA1的表达 | 第30-31页 |
2.3.3 椎间盘退变患者以及对照者髓核组织MMPs mRNA的表达 | 第31-33页 |
2.3.4 椎间盘退变患者以及对照者髓核组织MMPs蛋白的表达 | 第33-34页 |
2.3.5 HtrA1与MMPs的mRNA的相关性分析 | 第34-35页 |
2.4 讨论 | 第35-38页 |
第三章 重组人HtrA1刺激人髓核细胞后MMPs的表达 | 第38-48页 |
3.1 材料 | 第38-39页 |
3.1.1 主要仪器 | 第38页 |
3.1.2 实验试剂 | 第38-39页 |
3.2 方法 | 第39-44页 |
3.2.1 HNPCs的复苏、传代与冻存 | 第39-40页 |
3.2.2 rHtrA1刺激HNPCs | 第40页 |
3.2.3 HNPCs细胞m RNA的提取 | 第40-41页 |
3.2.4 逆转录合成cDNA | 第41页 |
3.2.5 设计及合成引物 | 第41-42页 |
3.2.6 荧光定量PCR检测各基因的mRNA的表达水平 | 第42页 |
3.2.7 HNPCs总蛋白的提取 | 第42页 |
3.2.8 Western-blot检测HNPCs HtrA1和MMPs蛋白 | 第42-43页 |
3.2.9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的MMPs的表达量 | 第43页 |
3.2.10 统计分析 | 第43-44页 |
3.3 结果 | 第44-46页 |
3.3.1 rHtrA1刺激HNPCs后MMP-1、MMP-3、MMP-7、MMP-9、MMP-13 mRNA的表达 | 第44-45页 |
3.3.2 rHtrA1刺激HNPCs和MMP-1、MMP-3、MMP-7、MMP-9、MMP-13 蛋白的表达 | 第45-46页 |
3.3.3 rHtrA1刺激HNPCs后细胞上清中MMP-1、MMP-3、MMP-7、MMP-9、MMP-13蛋白的表达 | 第46页 |
3.4 讨论 | 第46-48页 |
第四章 ERK1/2 以及ROCK抑制剂干预rHtrA1刺激的HNPCs后MMPs的表达 | 第48-55页 |
4.1 材料 | 第48-49页 |
4.1.1 主要仪器 | 第48页 |
4.1.2 实验试剂 | 第48-49页 |
4.2 方法 | 第49-51页 |
4.2.1 rHtrA1刺激HNPCs以及SCH772984和Y27632的干预 | 第49-50页 |
4.2.2 HNPCs细胞mRNA的提取同 3.2.3 | 第50页 |
4.2.3 逆转录合成cDNA同 3.2.4 | 第50页 |
4.2.4 逆转录合成cDNA同 3.2.5 | 第50页 |
4.2.5 荧光定量PCR检测各基因的mRNA的表达水平同 3.2.6 | 第50页 |
4.2.6 HNPCs总蛋白的提取同 3.2.7 | 第50页 |
4.2.7 Western-blot检测HNPCs HtrA1和MMPs蛋白同 3.2.8 | 第50页 |
4.2.8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的 MMPs 的表达量同 3.2.9 | 第50页 |
4.2.9 统计分析 | 第50-51页 |
4.3 结果 | 第51-54页 |
4.3.1 rHtrA1刺激HNPCs引起ERK1/2 以及ROCK的磷酸化 | 第51页 |
4.3.2 ERK1/2 以及ROCK抑制剂干预之后MMPs的m RNA的表达 | 第51-52页 |
4.3.3 ERK1/2 以及ROCK抑制剂干预之后MMPs的蛋白的表达 | 第52-53页 |
4.3.4 ERK1/2 以及 ROCK 抑制剂干预之后细胞培养上清中 MMPs 的蛋白的表达 | 第53-54页 |
4.4 讨论 | 第54-55页 |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55-56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55页 |
5.2 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2页 |
主要英文缩略词索引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