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1.1 放射性核素 | 第9-12页 |
1.1.1 放射性核素的来源及危害 | 第9-10页 |
1.1.2 放射性核素废物的处置 | 第10-12页 |
1.2 埃洛石介绍 | 第12-13页 |
1.2.1 埃洛石概述 | 第12-13页 |
1.2.2 埃洛石的应用 | 第13页 |
1.3 吸附简介 | 第13-16页 |
1.3.1 吸附的分类 | 第13-14页 |
1.3.2 吸附的动力学 | 第14-15页 |
1.3.3 吸附的等温线和热力学 | 第15-16页 |
1.4 吸附行为的影响因素 | 第16-17页 |
1.4.1 吸附剂表面性质 | 第16页 |
1.4.2 吸附质性质 | 第16页 |
1.4.3 体系pH值 | 第16-17页 |
1.4.4 温度 | 第17页 |
1.4.5 背景电解质 | 第17页 |
1.5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1.5.1 选题依据 | 第17-18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埃洛石的表征 | 第21-30页 |
2.1 实验部分 | 第21-22页 |
2.1.1 埃洛石的纯化与制样 | 第21页 |
2.1.2 表征仪器与设备 | 第21-22页 |
2.1.3 埃洛石表面酸碱性质连续电位滴定 | 第22页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22-29页 |
2.2.1 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XRD) | 第22页 |
2.2.2 X射线荧光光谱(XRF) | 第22-23页 |
2.2.3 红外光谱(FT-IR) | 第23-24页 |
2.2.4 物质形貌分析 | 第24-25页 |
2.2.5 比表面积测定(BET) | 第25-26页 |
2.2.6 埃洛石表面酸碱性质 | 第26-27页 |
2.2.7 差热分析 | 第27-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0页 |
第三章 U(Ⅵ)和Th(Ⅳ)在天然埃洛石上的吸附 | 第30-52页 |
3.1 引言 | 第30页 |
3.2 实验材料 | 第30-32页 |
3.2.1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30-31页 |
3.2.2 实验原料和试剂 | 第31-32页 |
3.3 实验部分 | 第32-33页 |
3.3.1 吸附实验过程 | 第32页 |
3.3.2 吸附结果算法 | 第32-33页 |
3.4 结果及讨论 | 第33-49页 |
3.4.1 U(Ⅵ)和Th(Ⅳ)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33-34页 |
3.4.2 吸附动力学研究 | 第34-36页 |
3.4.3 固液比对U(Ⅵ)和Th(Ⅳ)在天然埃洛石上吸附的影响 | 第36-37页 |
3.4.4 pH和离子强度的影响 | 第37-40页 |
3.4.5 吸附热力学研究 | 第40-44页 |
3.4.6 铀、钍混合体系吸附等温线 | 第44-47页 |
3.4.7 U(Ⅵ)和Th(Ⅳ)在天然埃洛石上的解吸 | 第47-4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第四章 Th(Ⅳ)在温度改性埃洛石上的吸附 | 第52-60页 |
4.1 实验材料及实验过程 | 第52页 |
4.1.1 实验材料制作 | 第52页 |
4.1.2 吸附实验过程 | 第52页 |
4.2 结果及讨论 | 第52-57页 |
4.2.1 寻找最佳吸附温度 | 第52-53页 |
4.2.2 Th(Ⅳ)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53页 |
4.2.3 吸附动力学研究 | 第53-54页 |
4.2.4 固液比对Th(Ⅳ)在温度改性埃洛石上吸附的影响 | 第54-55页 |
4.2.5 pH和离子强度的影响 | 第55-56页 |
4.2.6 探究恒温下吸附剂的影响 | 第56-5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0-62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60-61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61-62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