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11页 |
1.1 缝隙连接蛋白概述 | 第9-11页 |
1.1.1 缝隙连接蛋白的结构 | 第9-10页 |
1.1.2 缝隙连接蛋白分布及功能 | 第10-11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1-20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1-13页 |
2.1.1 实验标本 | 第11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11-12页 |
2.1.3 实验所需工作液配置及试剂盒 | 第12-13页 |
2.1.4 主要仪器及所需实验器械 | 第13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13-18页 |
2.2.1 SABC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法 | 第13-16页 |
2.2.2 RT-PCR法 | 第16-18页 |
2.3 结果判断 | 第18-19页 |
2.3.1 免疫组化法结果判断 | 第18-19页 |
2.3.2 RT-PCR结果判断 | 第19页 |
2.4 统计学分析 | 第19-20页 |
第三章 结果 | 第20-23页 |
3.1 基础病例资料的比较 | 第20页 |
3.2 两组产妇胎盘、胎膜中Cx43蛋白的表达定位及分布 | 第20-21页 |
3.2.1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 第20页 |
3.2.2 羊水过少组胎盘、胎膜中Cx43蛋白的表达情况 | 第20-21页 |
3.3 两组产妇胎盘、胎膜中Cx43mRNA的表达情况 | 第21-22页 |
3.3.1 PCR扩増产物分析 | 第21页 |
3.3.2 羊水过少组产妇胎盘、胎膜中Cx43mRNA的表达情况 | 第21-22页 |
3.4 新生儿出后的Apgar评分情况 | 第22-23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23-27页 |
4.1 Cx43在妇产科领域的研究现状 | 第23-25页 |
4.2 Cx43在产妇胎盘、胎膜中表达变化的意义 | 第25-27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27-28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27页 |
5.2 不足与展望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2页 |
文献综述 | 第32-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附图 | 第40-43页 |
附录-英文缩略语名词对照表 | 第43-4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