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

中国住房金融功能重构研究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4页
1. 导论第14-25页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第14-19页
   ·研究的思路和结构安排第19-22页
     ·研究的思路第19-20页
     ·研究的主要问题第20-21页
     ·结构安排第21-22页
   ·研究的方法第22页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第22-25页
2. 文献综述第25-49页
   ·概念界定第25-27页
     ·住房消费第25-26页
     ·住房金融第26-27页
   ·关于住房属性的文献综述第27-41页
   ·关于住房消费与住房金融关系的文献综述第41-44页
   ·关于我国住房金融发展的文献综述第44-45页
   ·关于次贷危机原因的文献综述第45-49页
3. 住房消费的理论分析第49-75页
   ·住房商品的特殊性第49-59页
     ·住房商品的双重属性第49-55页
     ·住房商品的虚拟化第55-59页
   ·基于住房商品双重属性的理论分析第59-68页
     ·住房作为消费品的理论分析第59-64页
     ·住房作为投资品的理论分析第64-68页
   ·家庭住房消费决策的模型分析第68-73页
     ·假设条件的设定第68-69页
     ·效用函数第69-70页
     ·预算约束第70页
     ·求解均衡的住房消费第70-71页
     ·均衡解分析第71-73页
   ·本章小结第73-75页
4. 住房金融的功能分析第75-92页
   ·金融功能观第75-81页
     ·金融机构观到金融功能观的变迁第75-77页
     ·金融功能观的基本内容第77-80页
     ·金融功能的演进第80-81页
   ·住房金融的功能分析第81-90页
     ·住房金融的特点第81-83页
     ·住房金融功能的层次性第83-88页
     ·住房金融功能的实现条件第88-89页
     ·政府在住房金融体系中的功能第89-90页
   ·本章小结第90-92页
5. 住房金融模式的国际比较第92-128页
   ·美国模式第92-110页
     ·美国模式的主要构造第92-96页
     ·美国模式的特点第96-98页
     ·美国模式的功能分析第98-102页
     ·美国模式的成因第102-105页
     ·美国模式的功能缺陷第105-110页
   ·日本模式第110-117页
     ·日本模式的构成第110-114页
     ·日本模式的功能分析第114-117页
   ·德国模式第117-123页
     ·德国模式的构成第117-118页
     ·德国模式的特点第118-120页
     ·德国模式的功能分析第120-123页
   ·新加坡模式第123-126页
     ·新加坡模式的构成第123-125页
     ·新加坡模式的功能分析第125-126页
     ·新加坡模式的形成条件第126页
   ·本章小结第126-128页
6. 我国住房金融模式及其发展第128-154页
   ·我国住房金融模式产生及其发展的历史回顾第128-132页
     ·我国住房制度的改革历程第128-131页
     ·我国住房金融的产生与发展第131-132页
   ·我国住房金融模式的现状第132-139页
     ·我国的住房金融机构第133-137页
     ·我国的住房金融产品第137-139页
   ·我国住房金融的功能观分析第139-148页
     ·强大的储蓄动员功能第139-141页
     ·显著的跨期配置资源功能第141-144页
     ·"有偏误"的信息功能第144-146页
     ·缺位的风险管理功能第146-148页
   ·我国住房金融中的政府角色第148-152页
     ·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内容第148-149页
     ·住房公积金的制度缺陷第149-151页
     ·政策性住房金融的功能缺位第151-152页
   ·本章小结第152-154页
7. 重构我国住房金融功能的设想第154-169页
   ·重构我国住房金融功能的认识前提第154-160页
     ·重申住房的双重属性第154-158页
     ·风险管理是住房金融的核心功能第158-159页
     ·功能观视角下重构的总体思路第159-160页
   ·商业性住房金融的功能重构第160-165页
     ·大力创新,强化风险管理功能第160-162页
     ·培养家庭风险自控能力第162页
     ·建立多渠道的退出机制第162-163页
     ·调动民间资本,分散住房金融风险第163-164页
     ·建立金融机构间的住房金融资产交易机制第164-165页
   ·政策性住房金融的功能重构第165-167页
     ·明确政策性住房金融的资源配置诱导功能第165-166页
     ·发展政策性金融的作用形式第166-167页
   ·住房金融的监管第167-168页
     ·继续完善功能性监管第167页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第167页
     ·建立风险防火墙第167-168页
     ·政府担保显性化第168页
   ·本章小结第168-169页
参考文献第169-178页
致谢第178-180页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第180页

论文共1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资本监管与商业银行行为研究
下一篇:我国上市企业运用衍生金融工具套期保值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