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数据通信论文--数据传输技术论文

极化编码MIMO中继协作系统的构造和性能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缩略词第14-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1页
    1.1 数字通信系统模型第15-16页
    1.2 传统信道编码理论的发展第16-17页
        1.2.1 分组码和卷积码第16页
        1.2.2 Turbo码第16-17页
        1.2.3 LDPC码第17页
    1.3 极化码的发展及其研究现状第17-18页
    1.4 协作通信与编码协作的发展第18-19页
        1.4.1 协作通信的发展第18-19页
        1.4.2 编码协作通信的发展第19页
    1.5 论文主要内容及结构第19-21页
第二章 Turbo码与LDPC码编译码技术第21-35页
    2.1 Turbo码编译码技术第21-30页
        2.1.1 Turbo码编码技术第21-23页
        2.1.2 编码匹配交织器第23-26页
        2.1.3 Turbo码译码技术第26-29页
        2.1.4 Turbo码的性能仿真与分析第29-30页
    2.2 LDPC码编译码技术第30-33页
        2.2.1 LDPC码的Tanner图第30-31页
        2.2.2 LDPC码的编码第31页
        2.2.3 BP迭代译码算法第31-33页
    2.3 极化码基本原理简介第33页
    2.4 三种信道编码技术对比第33-34页
    2.5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信道极化理论第35-46页
    3.1 信道特性参数第35-36页
        3.1.1 信道对称容量第35页
        3.1.2 巴氏参数第35-36页
        3.1.3 信道截止频率第36页
    3.2 信道极化设计举例第36-37页
    3.3 信道极化第37-44页
        3.3.1 信道合并第38-40页
        3.3.2 信道拆分第40-42页
        3.3.3 信道极化现象第42-44页
    3.4 信道极化的基本性质第44-45页
    3.5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极化码的编码与译码第46-73页
    4.1 极化码编码理论第46-49页
        4.1.1 生成矩阵的构造第46-48页
        4.1.2 极化码陪集编码方法第48-49页
    4.2 信道挑选方法第49-54页
        4.2.1 巴氏参数方法第49-50页
        4.2.2 AWGN信道判决转换方法第50-51页
        4.2.3 高斯近似方法第51-53页
        4.2.4 比特信道熵挑选方法第53-54页
    4.3 极化码译码算法第54-62页
        4.3.1 SC译码算法第54-57页
        4.3.2 BP译码算法第57-58页
        4.3.3 SCL译码算法第58-61页
        4.3.4 CA-SCL译码算法第61-62页
        4.3.5 四种译码算法复杂度对比第62页
    4.4 极化码的译码错误概率分析第62-64页
    4.5 极化码的性能仿真与分析第64-72页
        4.5.1 SC译码算法性能仿真分析第64-68页
        4.5.2 BP译码算法性能仿真分析第68-69页
        4.5.3 SCL译码算法性能仿真分析第69-70页
        4.5.4 CA-SCL译码算法性能仿真分析第70-71页
        4.5.5 四种译码算法性能仿真对比第71-72页
    4.6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五章 Plotkin结构极化码编码协作系统第73-88页
    5.1 协作通信基本原理第73-75页
        5.1.1 协作通信理论第73-74页
        5.1.2 协作通信协议第74-75页
    5.2 Plotkin结构的极化码第75-77页
        5.2.1 极化码的Plotkin结构第75-77页
        5.2.2 Plotkin结构极化码的编码算法第77页
    5.3 Plotkin结构极化码编码协作系统第77-81页
        5.3.1 Plotkin结构极化码编码协作系统基本模型第77-78页
        5.3.2 联合译码算法第78-79页
        5.3.3 编码协作系统中断概率第79-81页
    5.4 低码率Plotkin结构极化码编码协作系统第81-82页
        5.4.1 低码率Plotkin结构极化码编码算法第81-82页
        5.4.2 低码率Plotkin结构极化码编码协作系统模型第82页
    5.5 性能仿真与分析第82-87页
        5.5.1 Plotkin结构极化码编码协作系统的中断概率仿真第83页
        5.5.2 AWGN信道下Plotkin结构极化码编码协作系统性能仿真第83-86页
        5.5.3 瑞利块衰落信道下Plotkin结构极化码编码协作系统性能仿真第86-87页
    5.6 本章小结第87-88页
第六章 Plotkin结构极化码编码协作MIMO系统第88-100页
    6.1 MIMO通信基本原理第88-89页
        6.1.1 MIMO技术简介第88页
        6.1.2 MIMO系统模型第88-89页
    6.2 Plotkin结构极化码编码协作MIMO系统模型与分析第89-92页
        6.2.1 系统结构模型第89-90页
        6.2.2 编码协作MIMO系统的中断概率分析第90-92页
    6.3 Plotkin结构极化码编码协作MIMO系统的分集合并技术第92-94页
        6.3.1 SIMO系统的分集合并技术第92-93页
        6.3.2 Plotkin结构极化码编码协作MIMO系统中的分集合并第93-94页
    6.4 性能仿真与分析第94-98页
        6.4.1 Plotkin结构极化码编码协作MIMO系统的中断概率仿真第94-95页
        6.4.2 不同天线数目下Plotkin结构极化码编码协作MIMO系统的性能仿真第95-96页
        6.4.3 不同联合译码算法的Plotkin结构极化码编码协作MIMO系统性能仿真第96-97页
        6.4.4 Plotkin结构极化码编码协作MIMO系统与编码协作系统的性能仿真第97-98页
        6.4.5 Plotkin结构极化码编码协作MIMO系统与非协作编码系统的性能仿真第98页
    6.5 本章小结第98-100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100-102页
    7.1 工作总结第100-101页
    7.2 工作展望第101-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07页
致谢第107-108页
附录第108-110页
    附录一第108-109页
    附录二第109-110页

论文共11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双极化紧耦合相控阵天线研究
下一篇:基于光纤网络架构的分布式多目标定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