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型环境治理—临汾市地方政府环境治理变迁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20页 |
一、问题缘起 | 第10-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一) 环境治理的体制内压力 | 第12-15页 |
(二) 环境治理的体制外压力 | 第15-16页 |
(三) 政策变迁与政策执行 | 第16-17页 |
三、研究对象与研究思路 | 第17-20页 |
(一) 研究对象 | 第17-19页 |
(二) 研究思路 | 第19-20页 |
第一章 地方政府环境治理压力模型 | 第20-28页 |
一、环境政策变迁 | 第20-21页 |
二、环境政策执行 | 第21-23页 |
三、压力型环境治理模型 | 第23-28页 |
第二章 中国环境现状与地方环境危机 | 第28-45页 |
一、严峻的中国环境现状 | 第28-29页 |
二、党和国家的环境治理变迁 | 第29-39页 |
(一) 党和国家对环境问题理念的转变 | 第30-33页 |
(二) 国家环境法律、政策与工具的变迁 | 第33-36页 |
(三) 国家行政机构设置的变迁 | 第36-39页 |
三、临汾市环境变化与现状 | 第39-43页 |
(一) 大气污染状况 | 第40-42页 |
(二) 水污染状况 | 第42-43页 |
四、临汾市环境污染事件 | 第43-45页 |
(一) 2006年环境危机 | 第43-44页 |
(二) 2017年环境危机 | 第44-45页 |
第三章 临汾市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的压力系统分析 | 第45-64页 |
一、压力输入分析——"污染之都" | 第45-50页 |
(一) 中央政府层面压力输入 | 第45-46页 |
(二) 省级政府层面压力输入 | 第46-48页 |
(三) 市级政府自身压力输入 | 第48-50页 |
(四) 非政府行为体压力输入 | 第50页 |
二、输出与效果分析——"环保示范城市" | 第50-55页 |
(一) 地方政府政策与行动 | 第50-55页 |
(二) 治理成果 | 第55页 |
三、系统反馈—压力缓解 | 第55-58页 |
(一) 经济压力取代环保压力 | 第55-57页 |
(二) 外部压力缓解 | 第57-58页 |
(三) 市级地方政府领导变动 | 第58页 |
四、再施压分析——再回"污染之都" | 第58-62页 |
(一) 中央政府层面压力输入 | 第58-59页 |
(二) 省级政府层面压力输入 | 第59-60页 |
(三) 非政府行为体压力输入 | 第60-62页 |
五、系统再反馈 | 第62-64页 |
第四章 地方政府压力型环境治理压力来源 | 第64-75页 |
一、社会经济背景压力 | 第64-65页 |
二、现有政治制度压力 | 第65-67页 |
三、政策目标冲突压力 | 第67页 |
四、地方政府领导压力 | 第67-70页 |
五、非政府主体的压力 | 第70-75页 |
(一) 企业 | 第70-72页 |
(二) 环境非政府组织 | 第72-73页 |
(三) 民众参与和网络问政 | 第73-75页 |
结语 | 第75-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致谢 | 第83-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