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人权利保护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3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1页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1-12页 |
第2章 纳税人的权利保护之理论分析 | 第12-21页 |
2.1 纳税人权利概述 | 第12-14页 |
2.1.1 纳税人概念的界定 | 第12-13页 |
2.1.2 纳税人权利的界定 | 第13-14页 |
2.2 纳税人权利之理论依据 | 第14-18页 |
2.2.1 纳税人权利的政治学依据 | 第14-16页 |
2.2.2 纳税人权利的经济学依据 | 第16-17页 |
2.2.3 纳税人权利的法学依据 | 第17-18页 |
2.3 纳税人权利保护的价值分析 | 第18-21页 |
2.3.1 契合党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规划 | 第19页 |
2.3.2 有利于节省征纳成本 | 第19-20页 |
2.3.3 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 第20-21页 |
第3章 我国纳税人权利保护的现状分析 | 第21-30页 |
3.1 重要权利的案例剖析 | 第21-25页 |
3.1.1 纳税人知情权案例及其分析 | 第21-22页 |
3.1.2 纳税人税收监督权案例及其分析 | 第22-24页 |
3.1.3 纳税人法律救济权案例及其分析 | 第24-25页 |
3.1.4 纳税人其他权利总述及分析 | 第25页 |
3.2 我国纳税人权利保护存在着不足 | 第25-27页 |
3.2.1 纳税人权利保护在立法上的不足 | 第25-26页 |
3.2.2 纳税人权利保护在执法上的不足 | 第26-27页 |
3.2.3 纳税人权利保护在司法上的不足 | 第27页 |
3.3 我国纳税人权利保护不足的原因探析 | 第27-30页 |
3.3.1 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 第27-28页 |
3.3.2 传统税收理论的影响 | 第28页 |
3.3.3 税收法律制度的不完善 | 第28-30页 |
第4章 国外纳税人权利保护研究及其启示与借鉴 | 第30-36页 |
4.1 国外纳税人权利的立法保护 | 第30-31页 |
4.1.1 宪法保护 | 第30-31页 |
4.1.2 制定专门的纳税人权利保护法案 | 第31页 |
4.2 国外纳税人权利的行政保护 | 第31-32页 |
4.2.1 税务机关完善纳税人服务体系 | 第31-32页 |
4.2.2 严惩违法行为 | 第32页 |
4.2.3 改善税收执法环境 | 第32页 |
4.3 国外纳税人权利的司法保护 | 第32-34页 |
4.3.1 设立专门的税务法庭 | 第32-33页 |
4.3.2 诉讼范围宽泛 | 第33页 |
4.3.3 严格法律责任 | 第33-34页 |
4.4 境外纳税人权利的社会保护 | 第34-35页 |
4.4.1 发达的税收中介服务组织 | 第34页 |
4.4.2 尊重纳税人的地位 | 第34-35页 |
4.5 国外纳税人权利的自我保护 | 第35-36页 |
第5章 我国纳税人权利保护制度的完善 | 第36-41页 |
5.1 立法制度完善设想 | 第36页 |
5.1.1 从宪法出发 | 第36页 |
5.1.2 从税收基本法出发 | 第36页 |
5.2 完善纳税人权利的行政保护 | 第36-37页 |
5.2.1 强化征税机关的服务意识 | 第36-37页 |
5.2.2 转变征税机关的执法观念 | 第37页 |
5.3 建立畅通的纳税人权利救济途径 | 第37-38页 |
5.3.1 设立专门的税务法庭 | 第37-38页 |
5.3.2 建立纳税人公益诉讼制度 | 第38页 |
5.3.3 完善税务行政复议制度 | 第38页 |
5.4 完善纳税人权利的社会保护 | 第38-39页 |
5.4.1 推行税务公开制度 | 第38-39页 |
5.4.2 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 | 第39页 |
5.4.3 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 第39页 |
5.5 增强纳税人自我权利保护意识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在学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43页 |
后记 | 第43-44页 |